中国扶贫基金会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中国日报6月22日北京电 经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批准,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22年6月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项目,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广泛汇聚资源,促进共同富裕;参与国际减贫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从脱贫攻坚时期解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从"无"到"有"的需求逐步转向乡村振兴阶段回应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从"有"到"好"的需求。在工作理念上充分体现"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公益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益价值,更加注重受助对象内生能力建设,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在工作内容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社会事业和社会动员五个方面。
198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李先念、陈俊生、项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正式成立。三十三年来,该基金会创设了一百余个体现真功实效的扶贫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公众广泛参与的公益活动,为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大扶贫格局付出了努力;与数十万名志愿者、数万家合作伙伴和数亿人次的社会公众携手同行,助力中国特色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累计接受捐赠扶贫资金和物资92亿元,5714.83万人次通过各类项目受益。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筹集资金51.99亿元,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贡献。
6月2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其官方*于今天中午11点更改了名称,未来将继续助力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今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则在此前已经摘下。同一天,微信*“国务院扶贫办”也已改名为“国家乡村振兴局”。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与乡村发展领域规模*、*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20年底,累计筹措资金和物资78.36亿元,受益人口和灾区民众4841.86万人次。
32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把到 2020 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机构管理、创新扶贫项目模式和内容、科学整合资源和渠道,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八年脱贫攻坚,累计筹集款物 51.99 亿元,占建会 32 年来筹集款物的 66%,3537.76 万人(次)受益。
中国扶贫基金会(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年3月,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是对海内外捐赠基金进行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爱德基慈善机构,北京韩红慈善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
1、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是一个成立于1994年的慈善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备案注册,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中国大陆已拥有375个会员单位。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简称中国残联,是经国务院批准和国家法律确认的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由中国各类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
3、中国青少年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英文:China Youth Development Foundation,缩写CYDF)于1989年3月成立,是中国全国性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4、中国扶贫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英文名: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年3月,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是对海内外捐赠基金进行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
5、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妇基会,成立于1988年12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是独立的社团法人。
法律分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营业执照税号: 5310000050000784XY。企业名称: 中国扶贫基金会(点击查看企业法人、注册资金、经营范围等相关资料。)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 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今天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围绕提升专业品质,追求公益项目实效,在公益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节层面不断探索,在经营慈善的道路上日益专业化。基金会以“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为使命,以“经营慈善、笃信管理、将贫困和方法制胜、职业精神“为信念,将贫困和受灾地区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以及这些地区的公共设施和社区基层组织列为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直接援助。坚持以*的产品设计、*限度地瞄准贫困弱势人群、*限度地提高单位资金的扶贫效益、尽可能地推动受益人参与和制度创新、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资助型国际公益组织为目标,承诺透过在项目参与中学习,注重受益人自信、自尊、自强与自我发展能力的成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四十五条 设立慈善信托、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未按照前款规定将相关文件报民政部门备案的,不享受税收优惠。
中国扶贫基金会(英文名: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缩写:CFPA)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的全国性扶贫公益组织。 26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经历了由“粗放”到“专业”,由“泛扶贫”、“多项目”到“瞄准受援人”、“聚焦品牌项目”的管理变革,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2007年、2013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全国基金会等级评审中,均被评为*等级5A级基金会。针对贫困的主要成因,中国扶贫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卫生健康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农村社区发展、开展灾害人道救援四大业务领域,建立了完整、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4年底,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130.89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2078.33万人次,已经成为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影响力的公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