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致使商业银行优质客户流失,议价能力降低,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粗放式经营、扎堆“垒大户”的尚未根本转变形势下,将直接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进而影响盈利能力;三是成本效应。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一般来说,银行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银行一直是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主体,但近些年来,银行在投融资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现一些脱媒迹象。
“脱媒”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通俗的讲脱媒就是没有中间人。而“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易方达副总裁马骏说的“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脱媒从字面就是摆脱媒介的意思,以前融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银行作为金融媒介发挥作用,帮助资金盈余者和资金需求者互通资金。所以金融脱媒简单的理解就是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发生交易,不通过金融中介作为媒介的现象。
1、金融学名词解释如下: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贷币职能的货币 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属于何种性质支付,支付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2、金融专业术语:过桥资金 过桥资金是一种短期资金的融通,期限为6个月,一种与长期资金相对接的资金,提供过桥资金的目的是通过过桥资金的融通,达到与长期资金对接的条件,然后以长期资金替代过桥资金。
3、影子银行:一般是指具有一定银行功能但不受监管或监管较少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总之,影子银行是可以提供信贷但不属于银行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