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税前补发是指扣税以前的应补发工资税后补发是指扣缴个人所得税后的补发工资 补发的就是上个月应该给你发的结果没有发,到这个月就是补发了。
法律主观:几个月没有发工资,最后一次性发放不用多缴,可以按照年度综合收入来计算和缴纳个税,计算方法为(年综合收入-起征线)*税率。如果每个月的工资不超过35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分析:补发工资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根据有关规定,调资后补发以前数月的工资,可以分推到所属月份,与原来的月工资合并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扣除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即为应该补缴的税款。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补发的工资与当月工资合并,然后减去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额,得出的数额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般采取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收入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
补发工资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即,纳税人月初第一日至月末最后一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5000元后,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对此,各地有具体规定,按照各地的规定,补发的工资,应当分摊到所属月份与原工资合并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例如,假设某人当月工资为8000元,补发工资为2000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元。如果这个人没有其他免税额和扣除额,那么根据税率表,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10000-5000)10%-210=290元。
补发以前的工资。【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补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需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和相关规定进行。具体来说,如果补发的工资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的一部分,那么应将其与当月工资合并,一起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应纳的五险一金——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法律主观:几个月没有发工资,最后一次性发放不用多缴,可以按照年度综合收入来计算和缴纳个税,计算方法为(年综合收入-起征线)*税率。如果每个月的工资不超过35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其计算公式如下: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 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4、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