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防范假理财产品要靠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民生银行爆出假理财」

2025-04-04 1:26:47 股票 ads

本文摘要:为什么说防范假理财产品要靠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One〗假理财产品销售同样是需要签订合同、大额资金进出的复杂行为,并非个别人能只手遮天,他们...

为什么说防范假理财产品要靠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One〗假理财产品销售同样是需要签订合同、大额资金进出的复杂行为,并非个别人能只手遮天,他们能得逞,和一些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内个人权限过大、不受监督息息相关。其实,在“卖者有责,买者谨慎”的原则下,只要有一些基本制度安排,就能避免很多假理财产品。

支行行长诈骗147名客户27亿,他如何做到的?

〖One〗三年前,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被爆出对外销售*高息保本理财产品,但这产品经北京分行证实从未发行过,航天桥支行行长私自签订虚假理财产品以及伪造虚假合同,利用职位优势高息揽存,将这个资金全部打入到个人账户,共骗取了147名受害人合计27亿元整。

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是怎么回事

〖One〗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案引人关注,不仅因为涉及的资金庞大,还因为银行支行行长参与并主导了这一骗局,且受害者众多,甚至银行内部员工也受到影响。那么,民生银行假理财案具体情况如何?该案发生于2017年4月,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涉嫌违法行为,涉及资金可能高达30亿元。

〖Two〗简而言之,就是银行内部人士和外部人士勾结,当客户来咨询理财的时间;把资金引向了,非银行本部的理财渠道。也就是说,你的钱表面存到了民生银行,但是钱立即被其他人挪用了。而后,民生银行不承认这钱存到了银行。

〖Three〗民生银行假的理财产品案之所以受人瞩目,原因一是金额大,二是银行支行行长参与并主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三是参与人员众多,受骗者多,银行参与的员工也多。

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案,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如何防骗?

〖One〗第三,购买理财产品不能贪图高息。以往的上当受骗案例都是因为贪图高息。正常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民生银行假理财案中,受害者贪图高利诱惑,导致购买了虚假理财产品。

〖Two〗首先,要购买银行的正式理财产品而不要购买转让性的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假理财产品案,据客户反映,是通过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副行长、理财经理强力推荐,在柜台内购买了“非凡资产管理保本理财产品”。

〖Three〗做理性投资者,坚守利益底线。无论哪一起假理财案件的发生,都与诈骗案非常相似,即首先许以高收益作为诱饵,攻破你的心理防线,只要你心理上已经接受了它,就会自觉不自觉走向预先设置的“套路”,最后掉坑。

〖Four〗首先,理财产品虽然是假的,“坏人”张颖却是真的支行行长。民生银行用人失察责任总是逃不掉。就算最后认定本案只是由于张颖骗术高明、使用支行假公章(一般公章不由支行自身保存)签订合同,客观上也和她能接触到真章,仿冒伪造有便利有关。

〖Five〗直接与银行协商 首先,应当尝试直接与购买理财产品的银行进行协商。详细阐述自己的投诉内容和理由,包括但不限于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导、虚假宣传等行为。银行一般会设有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来处理此类投诉,他们会对情况进行调查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Six〗避免过于保守或激进: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与市场状况来确定*配置方案。注意时间匹配度:选购时需考虑产品期限与个人未来计划的匹配度,避免长期锁定资金。总结: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银行理财产品时,要理性对待、审慎选择。了解自身需求,根据个人情况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新华社追问民生银行假理财案:是什么让银

〖One〗你好,针对备受关注的“假理财”案件,民生银行27日对外披露,截至目前,经民生银行工作组逐笔与客户登记核实,涉案金额约15亿元;并承认内控管理存在漏洞。据购买该款“假理财”的投资人初步统计,“假理财”涉及的投资规模近30亿元。

〖Two〗此次“假理财”案件暴露出民生银行不少内控问题。从多位投资者提供给媒体的理财产品转让协议来看,这款理财的转让人集中在10多位,巨额资金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汇入这些人的账户,并没有引起银行风险监控部门的警觉。

〖Three〗从投资人提供的数份投资合同看,这款“假理财”原本的预期收益率从2%到5%不等,在银行收益中表现平平。但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投资人,原始投资人急需用钱要转让没有到期的理财产品并承诺放弃部分收益,让这个理财产品摇身一变,收益率超过了4%,有的收益率甚至达到11%。

〖Four〗首先,应购买银行的正式理财产品,避免购买转让性的产品。民生银行假理财案中,客户反映是通过航天桥支行行长、副行长、理财经理的推荐,在柜台购买了“非凡资产管理保本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名称与银行正式理财产品相似,但明确是他人转让的,成为购买理财产品的陷阱。

〖Five〗支行行长诈骗147名客户27亿,这是发生在三年前,但最近才开始判决,用假理财的方式诈骗了27亿。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