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招聘(002028资金流向)

2022-05-15 16:04:00 股票 ads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岁末已至,新年伊始。回望即将过去的2021年,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群雄逐鹿,注册制下A股IPO数量再创新高。

IPO过程中,投行的保荐代表人(俗称“保代”)是核心人物之一,也是高薪“金领”群体。曾几何时,成为保代就意味着年薪过百万,吸引力十足。

不过,随着保代人数越来越多,“僧多肉少”局面越发严重,行业“内卷”愈演愈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12月31日,根据中证协发布的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在所有执业机构中,保代数量达到了7407人。

就保代数量而言,2021年新增千余人,总数量较2019年几乎翻倍。不过,两极分化仍然较为明显,有的保代保荐数量超过20个,有的至今颗粒无数,平安证券“老将”则依靠着平安证券投行黄金时代的荣光持续霸占榜首。

谁是“保荐*”?

从保荐数量的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保代大多是*投行人。除此之外,在实际保荐数量排名前五的保代中,有4名都有平安证券投行的工作背景。

(图说:截至2021年年末保荐公司数量居前的保代,数据来源:中证协网站)

作为“保荐*”,平安证券的赵宏保荐项目数量高达24家。不过,有8个项目是在2011年保荐的,2021年只保荐了杭州热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两家。

执业信息显示,赵宏自2008年入职平安证券,此前的2004年至2008年曾任职于国元证券。

保荐数量排名第二的邹文琦是赵宏的同事,2008年加入平安证券,保荐项目为19个,大多数保荐项目也是在2011年进行,2020年以来仅保荐了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公司。

排名第三的李光增任职于中金公司,他有18个保荐项目,保荐时间大多集中于2015年和2016年,2018年2月以来未有任何保荐项目。

排名第四的陈建在国融证券执业,保荐项目数量为17个,均是在平安证券任职期间(2008年至2016年)完成,转战国融证券后便淡出保荐业务一线。

与陈建并列第四的欧阳刚也来自于平安证券,其保荐项目最多的一年是2010年。2020年,他参与了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和湖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可转债项目。

不难看出,近三年,排名前五的保代保荐数量屈指可数,几乎都已退居一线跻身高管行列。

将时间拨回十年前,2010年、2011年是平安证券投行业务的高光时刻,也是转折点之一。彼时,其投行业务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留下了浓墨重彩而又不乏争议的一笔。

而自注册制稳步推进以来,IPO项目数量大幅增加,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加入保代“大军”。

超半数保代“0项目”

2019年末,行业注册保代人数量为3810人。2020年末,保代数量增长66.27%至6335人。截至2021年底,保代人数较2020年新增超过一千人,较2019年年底更是近乎翻倍。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新增保代较多,是过半保代保荐数量为0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记者统计,在7407名保代中,九成以上的保代的保荐数量不足5个,仅有3205人有保荐项目。

从保荐项目区间来看,725人的保荐数量超过5个,275人的保荐数量为5个,342人保荐数量为4个,473人的保荐数量为3个,549人的保荐数量是2个,保荐数量为1个的保代有841人。

值得注意的是,有4202人的保荐项目数量为0。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保代没有项目可以签字。

如何才能有项目呢?与大家想象有所不同的是,身处“大平台”可能更难有项目签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保代人数最多的前十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和国金证券。

(图说:主要券商旗下保代人数,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其中,中信证券的保代人数超过500人,中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两家均超过400人。根据这份名单,拥有100名保代及以上的券商共有22家。

从0保荐项目的保代人数来看,有7家券商超过150人,分别为中金公司(261人)、中信证券(251人)、中信建投(243)人、海通证券(174人)、民生证券(166人)、国信证券(156人)、国泰君安(151人)。

可以看出,0保荐项目的保代主要集中在头部券商,由于近两年投行业务激增,头部券商近两年加速扩充投行人才队伍。

据统计,A股IPO数量和募资规模已经连续三年增长。截至2021年12月31日,A股有524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5437.73亿元,超过七成的公司为注册制发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的IPO项目储备数量居前,分别为98家、64家、55家、51家和47家。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超半数保代“0项目”的情况反映出,在当前的IPO规模下,“僧多肉少”的状况短期仍将持续。

而在保代人数激增的同时,监管层也对保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4月以来,证监会已对188名保荐代表人作出了行政监管措施。

2021年11月19日,证监会分别就《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下称《工作准则》)、《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工作底稿指引》(下称《底稿指引》)2项投行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表示,此次修订规则目的是要提高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和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保荐人对境内拟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或存托凭证的公司的尽职调查工作。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保代“新兵”仍需积累项目经验,同时执业质量的提升速度也有待加快。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