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折旧率=固定资本价值原值*(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房屋、建筑物为20年;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残值率一般为5%。
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具体说明如下:固定资产原值:指企业购买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购买价、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与购置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费用。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固定资产原价 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指的是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所付出的成本,也就是其初始购置价值。计提的累计折旧:指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而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价值损耗的累计。
固定资产净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原值:定义: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初始购置固定资产时所花费的金额,也就是该资产的初始成本价值。意义:这个数值反映了企业为了获取某项固定资产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其累计折旧后的余额。计算方式为: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这一数值反映了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固定资产清理损益的计算 固定资产清理损益是企业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或损失。
固定资产的净值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值:指的是企业购置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费用。累计折旧:指的是从固定资产开始使用到计算净值时为止,已经计提的折旧总额。这一数值反映了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老化等原因而减少的价值。
1、在会计上,笼统地讲,固定资产就是设备、建筑物之类的,而固定资产是要求折旧的,例如100万的设备,年限10年,净残值为0,每年折旧金额=10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1年后固定资产净值=100-10=90万。
2、年应提折旧为240.8万元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2/年限** 年折旧额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扣除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3、某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万,使用年限预计为十年,当达到使用年限进行残废时预计可收回净残值10万,那么到了第六年计提的折旧额是64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指的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对企业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的方法。
4、以一个100万元的设备为例,假设它的折旧年限为10年,且净残值设定为0。那么每年的折旧金额即为固定资产原值除以折旧年限,也就是10万元。折旧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扣除。固定资产净值是指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原值。
5、解析:所得税前的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10+100÷10=20万元净现值NPV=-100+20*(P/F,10%,10)特殊方法二:当建设期为0,运营期每年不含回收额的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有回收额。有两种方法计算某企业拟建一项固定资产,需投资100万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10年,期末无残值。
6、农机库存10年的产品残值为55万。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按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规定,残值在5%左右,分类进行折旧年限确定,一般车辆在5年,机器设备在10-30年,按题意,年折旧5%,则:100万乘以100%-5%,5%=年折旧额75万元,10年后账面净值为:100万-75万乘以10年=55万。
1、净值计算:通过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得到,反映了资产在当前时间点的实际价值。例如,设备的原始成本为10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则其净值为7万元。折旧中的净值代表了资产当前的实际价值,是进行财务管理、投资决策以及评估财务状况时的重要依据。
2、采用直线法计算,年折旧额为98900元乘以(1-残值率)除以折旧年限,即98900元除以5年,得到19780元。进一步计算每月的折旧额,19780元除以12,结果为16433元。假设固定资产在2008年11月购入,从2008年12月开始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的已提折旧额为16433元。
3、折旧表中净值等于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在会计领域,折旧表用于记录资产的折旧情况。这里的净值,实际上表示的是某一时点资产的价值减去已累计的折旧额。更具体地说: 资产原值指的是资产购买时的价值。对于固定资产来说,这可能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等。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金额,而固定资产净值则是在固定资产原值基础上扣除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固定资产原值: 也被称为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或历史成本。 反映了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程度、生产规模和装备水平。 是评估企业资产状况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的实际支付金额,固定资产净值则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固定资产原值: 是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金额。 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和装备水平,是衡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重要指标。
含义不同:固定资产原值:指固定资产初始的入账价值,包括固定资产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建造费以及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它反映了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的实际成本。固定资产净值:也称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余额不同:固定资产原值:相当于企业对商品的购买价格,主要属于企业购买成本。固定资产净值:是固定资产原价扣除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固定资产价值:是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后的账面余额。计算方法不同:固定资产原值:直接反映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成本。
资产原值就把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填列进去,计提折旧时就把折旧金额填入折旧栏内本期金额贷方栏目内。累计就是累计折旧的累计数。资产净值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的金额。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摊销。
固定资产原值: 是指企业获取固定资产时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包括购买设备的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以及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是后续折旧计算和资产处置时的重要参考。固定资产净值: 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反映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减少,即因折旧而导致的价值损失。
固定资产折旧并非都要提净值。以下是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与净值关系的详细说明:折旧与净值的关系: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反映了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减损。而“净值”指的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折旧是否需要提净值取决于资产的使用状态与预期剩余价值。当资产能够继续使用时,无需全额计提净残值,而应将其视为资产价值的一部分予以保留。这一做法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经济价值,避免不必要的会计调整,为企业提供更为真实的财务状况。
认为没有必要再沿用以前该项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档案资料的情况;此时,该固定资产视为新的固定资产,以该固定资产的期初净值余额作为新原值、剩余的折旧期间数作为新的折旧期间数,重新计算固定资产每期应计提的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