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收益基金,中银收益基金值不值得买

2022-08-18 14:36:44 证券 ads

中银收益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研究员 邝晓瑜 广州报道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15日,全市场共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102,022只。其中一级(低风险)产品占比1.63%,二级(中低风险)产品占比82.42%,三级(中风险)产品占比14.45%,四级(中高风险)产品占比1.17%,五级(高风险)从产品占比0.33%。

投资性质方面,固定收益类产品占*主流,占比92.87%;混合类产品占比6.37%;权益类产品占比0.72%;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占比0.04%。

央行“降息”10bp,或将带动现金管理产品收益下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2年8月15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于2022年8月15日开展4000亿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的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和7天期逆回购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bps,分别至2.75%和2.0%。

这是央行继今年1月17日以来第二次下调政策利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MLF利率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定价基准,因此本月即将出炉的LPR大概率会迎来同步下调。

中泰宏观研究团队认为,8月MLF缩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从同业存单价格走势看,1年期AAA同业存单的利率远远低于同期限MLF的利率水平。在资金大量淤积于银行间市场且实体经济需求仍较为疲软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于MLF资金的主动需求可能并不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于孝建向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表示,现金管理类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包括银行回购协议、同业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中央银行票据等。这些工具的收益率今年以来多数呈下降趋势。例如,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已经从年初的2.4%附近跌落至1.6%附近;同业存单的加权利率从年初的2.53%下降到8月的1.87%;3个月短期国债的发行利率从年初的2.2%附近下降到1.25%附近;近期央票的中标利率也纷纷下降。由此可见,货币市场工具的收益总体是下降的,投资标的的收益下降将导致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整体下降。

一、【南财理财通】国有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排行榜

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8月15日,在国有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榜单中,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邮理财产品跻身行业前十,建信理财、农银理财则未有产品上榜。与上期相比,中银理财依然是上榜数量最多的理财公司,共上榜5只产品。

此次榜单排名前3的产品分别是中银理财的“惠享天天增益版C”、“惠享天天进阶版E”以及交银理财的“稳享现金添利D”,七日年化收益率依次为2.83%、2.58%和2.56%。

值得关注的是,中邮理财的“财富月月升”产品为*上榜,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37%。该产品成立于2008年5月1日,内部风险评级为PR2(中低风险),运作模式为开放式净值型,业绩比较基准为“人民银行发布的7天通知存款基准利率+1.85%”,个人投资者的起购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并以100元的整数倍递增。

如果投资者在该产品开放日00:00至15:30的时段内进行申购与赎回,当日即可确认并计算收益;在每个开放日15:30-24:00 提交的申购和赎回申请则于下一个开放日受理。客户申购资金实时扣款,申购份额于申购确认日实时确认,且在非巨额赎回情况下,赎回份额对应的金额T+0到账,产品流动性优势显著。

在产品收费上,“财富月月升”不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固定管理费则按照投资者持有期限的长短进行分档收取,当投资者持有期限满35 天(含)时,固定管理费率为0.20%;当持有期限不满35天时,固定管理费率为2.20%。另外,销售费率为0.30%/年,托管费率为0.05%/年。

据该产品一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财富月月升”资产净值达2413.91亿元,资产组合全部为固定收益类资产。从穿透后的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同业存单占比50.18%,债券资产占比37.35%,拆放同业及债券买入返售资产占比10.95%,现金及存款占比0.25%。

从一季度末前十大持仓来看,“财富月月升”持仓较为分散,前十大资产仅占产品资产净值的15.51%,且资产种类以债券质押式逆回购和政策性银行债为主,信用风险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好。

中邮理财管理人表示,二季度,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风险企业仍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受益于国内疫情形势向好以及政策加快发力,二季度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受季节性因素及城投债融资监管趋严影响,信用债发行规模回落,从债券及非标渠道看房地产融资环境尚未有明显好转迹象,整体债市信用风险仍处于相对高位。

二、【南财理财通】货币基金收益榜单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8月14日,七日年化收益率排名前三的货币基金分别是“华夏现金宝货币A”、“长盛添利宝货币A”和“长盛添利宝货币B”。其中,位居第一的“华夏现金宝货币A”成立于2013年1月14日,*基金规模为97.30亿元,较上期环比减少10.03%。

数据分析师:马怡婷

实习生:丁欣晴、黄间焕




002529

6月2日丨海源复材(002529.SZ)股价高位震荡,现报17.8元,涨幅4.4%,总市值46.3亿。公司昨日公告称,拟以全资孙公司新余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在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600MW HJT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建设投资3.548亿元。




中银收益基金163804

借着中秋佳节,盘点一些只管理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一篇先来写写老将。

朱少醒

富国天惠(161005)

要说“一人只管一只基”,朱少醒*是行业标杆。富国天惠2005年11月16日成立,朱少醒单独管理至今,他近16年的公募基金经理生涯,只管理过这一只公募基金,富国天惠和朱少醒都是彼此的*。

这种专注备受投资者认可,近一年多的时间,朱少醒管理规模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半年末,富国天惠445.56亿的规模,单只基金这个规模在全市场极为靠前……

这么多年,朱少醒的业绩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在他的体系里,并不是很重视控制回撤,所以在市场不太好的年份,他的业绩就不突出了。柠檬君一直觉得他的颜值比业绩更突出!想要了解的话,可以自行去搜索!

宋炳坤

工银研究精选(000803)

宋炳坤,现任工银瑞信基金权益投资总监,之前是研究部总监。2007年加入公司,已经服务公司14年。

宋炳坤名下有10座金牛奖,看履历是很吓人的,不过看管理规模就十分感人了,目前在管仅工银研究精选(000803)这一只基金,2021年半年末的规模仅有1.19亿元,这对比朱少醒的400多亿着实有些惨,对比自家的袁芳、赵蓓等也是如此,就连怎么也不红的张宇帆,规模也比这多……

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代表作,之前拿奖都是靠参与管理的二级债基,而他管理的一些产品都陆续交给其他基金经理,就剩一只还是个研究精选,到他自己这就没什么好研究的……没有稳定管理的权益基金,对于个人的发展很不利。

陈少平

广发改革混合(001468)

陈少平成名许久,曾经是泰达宏利基金和嘉实基金的研究总监,公司的台柱子。现任广发基金的总经理助理,管理广发改革混合这一只公募基金。

陈少平是行业里稀缺的喜欢择时的基金经理,本身投资也从中观入手,做行业轮动,换手率较高,调仓非常灵活。

此前陈少平作为台柱子,管理过不少产品,来到广发基金后却非常低调,2019年3月底接手这一只产品后,也没新发。2021年半年末,这只基金的规模才5.53亿,这么小的规模倒是很适合她的发挥。

汪晖

德邦优化混合(770001)

如果不是数据筛选,柠檬君也不会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位基金经理和一只基金。提到德邦这个名字,大家*想到的可能还是做大件物流的德邦,而不是德邦基金和它的股东德邦证券。

汪晖1994年就进入到证券行业,曾经在华泰柏瑞基金担任投资总监。现任德邦基金的副总经理。目前仅管理德邦优化配置一只基金,时间一年多些,业绩还不错,2021年半年末规模是1.48亿。之前在华泰柏瑞基金并无亮眼业绩。

陈军

东吴兴享成长A/C(010330/011462)

陈军曾任中银基金副总,现任东吴基金常务副总经理。

2006年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在中银基金期间,曾经管理过大名鼎鼎的中银中国(163801)和中银收益(163804),这两只基金都是各种奖项的收割机。

离开中银基金加盟东吴基金,对于陈军来说属于二次创业,目前看他自己管理产品的业绩尚可,半年末的规模在18亿左右,也算比较理想。接下来就看投研团队大变革、产品线重新梳理后,能不能稳定输出比较不错的业绩,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主管投研的高管,更主要的是带动整个团队。

今天介绍的都是老将,管理1只基金是非常难得的。不过最近也有声音提醒大家:小心当领导的基金经理!柠檬君觉得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不是当了领导就不行,领导不行的原因不仅仅是当领导。




中银收益基金值不值得买

进入2022年,A股市场持续低迷。从今年年初开始截至3月9日收盘,沪指已经累计下跌10%,深证成指跌幅逾18%,创业板累计跌逾22%。

随着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情绪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人更是发出了“不忍再看股票和基金账户”的感叹。

以基金发行为例,wind数据统计,今年2月新成立基金总数63只,较1月的148只下滑57%,发行份额更是大降七成。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大幅发展。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了25万亿元。尤其是在近几年赚钱效应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涌入成为了“新基民”,基金相关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投资者除了要清醒意识到市场波动的风险、以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外,面对市场波动,还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对于公募基金投资者的状况,中基协2022年1月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值得关注。

这份*报告显示,在受调查个人投资者中,单只公募基金持有期为1到3年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为34.9%;持有单只公募基金平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投资者总计超过一半。

报告指出,与上一年度相比,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长无明显变化,但持有更长时间的投资者比例在缓慢上升:持有5年以上的投资者比例从去年的7.7%上升至9.6%。

另一值得关注的细项是个人投资者对“*持有期”的态度。报告显示,对于设定封闭期或*持有期限,近九成投资者已经有投资或将来会考虑投资。

事实上,为了帮助基民“管住手”,2021年以来不少新发基金都选择设置持有期。

所谓最短持有期,指的是在最短持有期内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能提出赎回申请。目前常见的有一年持有、三年持有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持有期的设置,有助于减少追涨杀跌的情况,更大程度避免市场对申赎操作影响,培养基民的长期投资理念。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管理者而言,则是更有利于发挥固定票息优势,减少市场干扰,对管理更有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有可能出现亏损,在少数极端情况下可能损失全部本金。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详细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具体产品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基金是否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银收益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银收益基金、002529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