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基金,中信建投基金*信息

2022-08-22 23:37:35 基金 ads

中信建投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2月10日,中信建投证券公告,中信建投基金已完成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因本次股权受让,公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75%增加至*。自此,中信建投基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这也意味着,由券商*持股的公募又多了1家。Wind数据显示,券商*持股的公募目前有12家(包括券商资产管理公司)。而由券商参股的公募则已经有61家。

展望2022年,中信建投基金总经理金强向小编表示,中信建投基金将继续秉承“聚焦战略”,精耕大股东及重点银行渠道,开辟2-3个新的投资赛道,以增强行业投资竞争实力。公司还将扩建专户业务团队,加大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力度,预计规模较2021年会有飞跃式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在业务协同方面,券商与公募之间的资源禀赋能互为补充。券商可为基金提供代销渠道;基金公司丰富的各类产品,也能够帮助券商扩充产品种类,助力财富管理。

中信建投*持股中信建投基金

近一年来,中信建投基金经历了两次股权变动。

2021年4月,证监会核准江苏广传广播传媒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转让给中信建投。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55%增加至75%;2022年1月,证监会核准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5%股权转让给中信建投。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将由75%增加至*。自此,中信建投基金成为中信建投全资子公司。

据了解,中信建投基金于2013年9月9日在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经营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中信建投基金全资子公司元达信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8日成立,主要经营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

金强向小编表示,中信建投基金2021年较上一年度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募及非货规模均翻倍增长,且三年期投资业绩位居行业第11名,五年期投资业绩排名第13名。2022年,中信建投基金将继续秉承“聚焦战略”,精耕大股东及重点银行渠道,开辟2-3个新的投资赛道,以增强行业投资竞争实力。与此同时,针对2021年表现突出的量化投资团队继续加大人力及系统投入。

金强称,中信建投基金去年电子商务业务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在客户规模以及忠诚度方面都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为此公司将继续加大电子商务的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力度,力争电商规模继续保持50%的发展增速。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合作破冰,2022年中信建投基金将扩建专户业务团队,加大与理财子公司的合作力度,预计规模较2021年会有飞跃式增长”,金强说。

据了解,随着中信建投基金公募基金业务的大力发展以及投研实力的日渐成熟,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核心人才队伍搭建,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增强公司投研业务板块;提高自身研究实力,形成对投资的有力支持,逐步扩大投研赛道,加强权益类、工具类、固收类产品投资,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和研究能力。

国泰君安增持华安基金

过去的半年,非独中信建投在增持中信建投基金,国泰君安也在增持华安基金。

2021年10月8日晚,国泰君安公告拟不超过18.12亿元收购华安基金15%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国泰君安将持有华安基金43%的股权。此前,国泰君安也增持过一次华安基金。去年3月9日,华安基金公告,公司股东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8%的股权转让给国泰君安。

国泰君安表示,通过提升公司对华安基金的持股比例,有利于补齐公司公募基金业务布局短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强化公司与华安基金的协同效应,助推华安基金的经营业绩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有利于落实上海国企改革精神,提升公司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综合能力。

券商多维度受益基金业务

券商系公募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度布局公募业务的券商将从多个维度受益。从公募基金主要股东的行业背景来看,可大致分为券商系、银行系、信托系、以及其他系(保险、私募、个人等),券商系公募的数量以及管理规模占据了行业半壁江山。可以说,公募基金股权已经成为头部券商的“标配”,头部券商与头部公募股权上已深度绑定,互为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Wind数据显示,现在券商系公募已经有61家之多。

广发证券研究统计,前二十大券商均至少持有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而前十大券商则共计控股了8家基金公司、参股了10家基金公司,前十大券商平均每家持有2家基金公司股权。

在业务协同方面,券商与公募之间的资源禀赋也能互为补充。广发证券研究认为,首先,在代销渠道上,基金公司可以有效利用券商的渠道销售资源,提升产品营销能力,降低尾随佣金过高对收入的侵蚀,券商客户风险偏好较高,与基金公司股票类、权益类产品的目标客户高度一致。

其次,基金公司丰富的各类产品,也能够帮助券商扩充产品种类,增强资产配置服务能力,加快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步伐。

另外,公募基金采用券商交易模式的转换已经从试点转入常态,这种模式下,券商不再是只承担“通道”的角色,而在公募基金领域深度布局的头部券商将有望成为集交易、结算、托管、投研、代销一体的综合主经纪商,在经纪业务和托管业务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更为直接的是,在公募行业整体规模接连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头部基金公司营收及净利润也大幅抬升,为股东方贡献了可观的业绩来源。




海富收益基金

今天一同事,出去吃中饭。说饭店里,后面谈打战,左边谈疫情发假货,右边谈五一去哪里露营,唯独没人谈股票了。

最近老南和不少朋友聊下来,大家都一个共同的感觉,已经没有胆量,打开APP,看自己的股票、基金亏多少钱了。

我们还是维持3月份以来文章的观点,不要急着抄底,定投没事。

老南今天继续给大家按摩按摩,聊聊自己经历过的几次大熊市。


1

老南是2004年6月,大学毕业,去海通证券工作的。但实际上,2003年下半年就去实习了,那时候,老南也是一颗绿油油的嫩韭菜。

04年3月,海通旗下的基金公司海富通,有一个新基金发行,叫“海富通收益”。那年头,基金还是个稀罕物,懂的人不多。

但因为03年,海富通的另一个基金“海富通股票”,收益还不错,记得是20%多,满大街的分析师都在说,大盘要冲击2000高点去了。

所以这只新发基金,被抢购了,成了国内第一只过百亿的基金。

当然,这里面也有当时还是韭菜的老南,贡献的几万块。

注意下这个绿色的箭头,*只百亿基金,2004年3月12日成立,大盘4月7日见顶。

韭菜就是这样,每次抱团都在高点。

然后,熊市来了。

老南在券商工作的头一年,就是在熊市中度过的。因为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炒股,也就几万块买的基金,所以心态倒也还好。

仅仅10个月,指数回撤了44%,看到了传说中的998,也就是历史大底。

但那个时候,绝大多数人,无论是散户大厅里的大爷大妈,还是大户室里的“职业”股民,就两个字——麻木。

券商那时候也惨到*,老南一个月到手就1000多的工资,国庆发1000块钱奖金,能开心几个月。不少券商,也倒在了这一波,纷纷被托管。

之后,06年、07年,就迎来了一波超级大牛市,股改+人民币升值,指数从996到6124,老南看到无数股神就此诞生。

还记得老南当年买的那只基金不?赚一点老南就赎回蹿了。

写这篇文章时,老南看了下,当年买的海富收益,04年以来,历经风风雨雨,即使最近大熊市,也累计涨了6.8倍,年化收益12%。

也算是国内公募的平均水平。


2

07年10月,整个市场极度亢奋,毕竟指数2年涨了5倍,喊的是“黄金十年”,喊的是上证要冲到10000点。

但有些不寻常的事,已经在发生。

如一些贷款几百万,在老南这买基金的银行高管(06年银行员工有低息贷款福利),在7、8月份,因为监管开始严查信贷资金非法入市,纷纷赎回基金。

隔壁美国,次贷危机已有苗头,但国内还是歌舞升平,谁都没想到,一场浩劫即将来到。

那时候,同样的不断冒出百亿基金,股票开户开的柜台天天加班。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上证暴跌了72%。

这轮里最惨的,还不仅是高位冲进去的,而是不死心,不断抄底的,尤其是熊市后半段。

当大盘从6000多跌到3000多点,很多人一算,已经跌50%了,腰斩了,还能跌哪里去,就杀进去了。

然后3000杀到1600,差不多又腰斩。

回头看,很多如今非常牛逼的公募,在08年,也都回撤了50%以上。

可回头看看,6124时,中证500的TTM-PE是80多倍(今天是17倍),沪深300是50多倍(今天是12倍),的确太贵了。

08年底,4万亿来了,指数半年时间,从底部翻倍。

但上一轮套牢的,大部分都错过了这个反弹,因为不相信了,不敢抄底了。

结果看涨了一倍,反而在3000多,这轮反弹快结束时,又相信了,然后又一次买在了高点。


3

再之后,就是15、16年,当时老南已离开体制,创业过程中。

如我们之前文章写过,15年的牛市和前几次都不一样,当时经济并不好,但流动性特别好,而且当时互联网金融特别火,随随便便一个app,就可以给你10倍融资炒股。

所以,15年的行情,是典型的“水牛”行情。

这次行情的破灭,从监管严查非法融资入市开始,第一个挨打的,是杭州恒生的HOMES配资系统,以及各家配资P2P。

之所以这轮熊市,杀伤力比前几次都大,因为很多人上了杠杆,散户通过配资P2P,大户通过融资融券,上市公司大股东直接股权融资,全市场杠杆都上到了*。

以至于下跌起来,太快了。

融资盘被动平仓,到处踩踏。仅仅2个多月,就44%的回撤,基本跌完了。

老南记得15年底,去苏中某城市,前同事开车带着老南,一路开一路说:

这个工厂的老板,亏了几千万,那个工厂的老板,亏了几千万。

全是杠杆强平爆仓。

然后当时又出了个奇葩的熔断政策,16年执行,然后又是一波28%的回撤。

这轮熊市,死的都是上杠杆的,不仅仅是散户,一堆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因此直接被灭。


4

再之后,就是2018年。

这轮熊市,其实回撤和前几次比,并不大,也就31%。

但难受在16、17年,市场赚钱效应一般,也就17年的蓝筹行情。所以,大家都还没吃饱,就遇到了冬天。

这轮熊市也就持续了一年,但如果不是20年的疫情,放水导致的行情,这轮熊市持续多久,并不好说。

包括今年这波,和前几次又不一样,本身经济不好,但流动性宽裕,本也不至于跌这么多。

但2、3月份接连两只黑天鹅:俄乌冲突带来的通胀,国内疫情引发的衰退担忧,让本就颤巍巍的市场,连下两个台阶。


回头看这20年来的A股,给大家几个数据:

上证指数创设以来(1990.12.19),年化收益11.99%,*回撤79.10%;

"中证500"创设以来(2004.12.31),年化收益10.97%,*回撤72.91%;

"沪深300"创设以来(2002.1.4),年化收益5.8%,*回撤72.73%;

"股票型基金指数"创设以来(2003.12.31),年化收益15.46%,*回撤58.76%;

再比较下:

"标普500"创设以来(1927.12.30),年化收益6.01%,*回撤86.19%。

其实,这些收益,长期看,就是上市公司的ROE(净资产回报率),价格的涨跌,无非是业绩的波动,资金的松紧,和人心的聚散。

所以,淡定下来,市场差的时候,反而是播种的时候,安心定投就好,长期看,能拿到平均收益,就不差了。

市场低迷时候多买些,百亿基金到处成立时候卖一些,你就很容易超过平均值了。

如果说经历过这么多次熊市,有什么心得,只要远离垃圾股,远离特别贵的股票行业,那你遇到的熊市,只是个一年多的回撤。

-END-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近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对受让中信建投基金25%股权的进度予以公布,中信建投基金于2022年2月10日完成本次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至此,中信建投基金将成为中信建投证券全资控股子公司。

Wind统计显示,2021年,中信建投基金管理规模已超482亿,同比2020年267.15亿元,增幅超过80%,以目前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及债券型基金仍占据多数,资产净值合计366.74亿元,占比达75.95%。

中信建投证券将全资控股

从去年开始,有关中信建投基金股东股权变动的讨论不绝于耳,随着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清仓”单后,彼时就有业内传言中信建投证券或将全部接手。

2月10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称,原第一大股东中信建投证券已在第二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同意受让控股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后由证监会核准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5%股权转让给中信建投证券。

随着本次股权受让,中信建投证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75%增加至*。自此,中信建投基金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根据去年6月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的信息,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的这25%股权,转让底价为1.83亿元。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中信建投基金于2022年2月10日完成本次股权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

事实上,外界早前关于中信建投证券要全权接手的消息并非臆测,早在去年4月,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称,证监会核准江苏广传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转让给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建投证券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由55%增加至75%,而江苏广传则完全退出中信建投基金。

此外,根据交易规则,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建投证券具有优先购买权,在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期满后,若只产生一家未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原股东为意向受让方,则该项目将采取协议转让方式成交。

如此一来,从去年年中报出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转让股权消息时,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就成为潜在买方关注的重点。但据Wind数据统计,中信建投基金在2021年中报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为亏损,前项为-7014.12万元,后项-9939.84万元。

公司高管人事变动频繁

除了业绩稳定性欠佳外,基金公司核心高管的变动在过去一到两年内也屡见不鲜,涉及董事长、督察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其中多位履新人事履历与中信建投证券有关。

如在2021年11月18日履新督察长的朱伟,曾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总监;2021年2月26日履新的董事长黄凌此前也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任债券承销部总监、行政负责人;另外像在2020年6月19日履新的总经理金强,曾在2005年12月至2020年5月历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望京中环南路营业部经理、 沈阳分公司总经理、北京东直门营业部经理、北京安立路营业部经理。

不过,公司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2021年迎来增长,截至去年6月30日,全部基金资产规模366.88亿元;全年统计为482.88亿元,同比2020年267.15亿元,增幅超过80%,以目前产品结构来看,货币及债券型基金仍占据多数,资产净值合计366.74亿元,占比达75.95%。

具体看来,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2月11日,公司旗下现有在管基金33只(统计初始份额),权益类产品较少,*一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为被动指数型产品,即中信建投北京50ETF联接A。

在主动管理产品中,拥有三年业绩的产品有13只,其中两只为货币市场基金,其余产品均为债券及混合型产品,以三年期业绩来看,截至2022年2月10日,目前业绩*的是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A,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83.01%。

但考察一年期内产品业绩水平,公司旗下多数产品均在20%以下,其中,业绩*的是中信建投行业轮换A,截至2022年2月10日,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7.90%。

此外,一年期产品当中,目前有部分偏债混合基金业绩告负,其中,中信建投睿溢A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5.53%,根据其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基金管理规模已至0.11亿元。

可见,基金公司目前不仅面临经营业绩的不稳定,同时旗下管理基金的业绩水平也与同类型产品头部业绩有一定差距。虽然券商系基金在投研和渠道方面占尽优势,但就中信建投基金来看,需要提振的空间还是很大。




中信建投基金*信息

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8月17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中信建投基金近期对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

1)图南股份(证券之星综合指标:3星;市盈率:71.28)

个股亮点: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军民资质认证的高温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军工产品主要为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及其部件;国内领先的高温合金生产企业;公司主营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等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的研产销,产品广泛应用在包含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装备等军用及高端民用领域,是国内飞机、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和不锈钢无缝管的主要供应商。

中信建投基金成立于2013年,截至目前,资产规模(全部)568.3亿元,排名75/189;资产规模(非货币)412.09亿元,排名75/189;管理基金数78只,排名68/189;旗下基金经理15人,排名76/189。旗下最近一年表现*的基金产品为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A,*单位净值为3.18,近一年增长21.92%。旗下*募集产品为中信建投景润3个月定开债A,类型为债券型-长债,集中认购期2022年5月24日至2022年8月23日。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信建投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信建投基金、海富收益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