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22日,招商银行(600036)发布了2022年一季报。一季报显示,招商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22年3月末,资产总额9.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0%;贷款和垫款总额5.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8%;负债总额8.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客户存款总额6.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5%。
经营效益方面,招商银行营收净利均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3月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19.90亿元,同比增长8.54%;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60.22亿元,同比增长12.52%。
资产质量方面,招商银行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3月末,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62.68%,较上年末下降21.19个百分点。不良款率率虽较去年末微增0.03个百分点,但远低于银保监会公布的一季度银行业整体不良率1.79%。
值得关注的是,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收入有所下降。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04.29亿元,同比下降了11.11%,这是该行这项收入近年来*同比下降。
报告显示,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小微、个体工商户经营及居民就业和收入均造成较大影响,招商银行零售贷款风险呈现阶段性上升压力,零售不良贷款余额243.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亿元,不良贷款率0.82%,与上年末持平。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2月23日盘中消息,14点28分国风新材(000859)封涨停板。目前价格7.24,上涨10.03%。其所属板块塑料目前上涨。领涨股为国风新材。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上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3.4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84.9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5.81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国风新材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国风新材(000859)个股
年底到了,许多基民们都在计算自己2021年的投资收入,同时也在关注新一年的投资机会。
基金在买入、持有、赎回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买基老手在选基金时,不会忘记看一看基金费率。
最近有不少基金传出下调管理费率的消息,有的产品管理费率降至0。这些基金值得买吗?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越来越普遍,这是为何?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什么是浮动管理费率?
基金管理费是基民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报酬,因此是基金管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它从基金资产中每日计提,投资者无需再另行支付。
一般情况下,基金的管理费率与基金规模成反比,与风险成正比。基金规模越大,基金管理费率越低;基金的主动管理程度越高,管理费率越高。
我国股票基金大部分按照1.5%的比例计提基金管理费,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率一般低于1%,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33%。
从收费模式上来看,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固定费率模式。即不论未来基金业绩如何,基金公司都会根据基金规模按固定费率收取基金管理费。这种情况下,花了同样管理费买基却没能赚到钱的基民可能会比较心塞。
为此,浮动管理费应运而生。与固定管理费相对,浮动管理费型基金的管理费率根据业绩考核周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情况确定,一定程度上将管理费的提取与基金实际收益情况相挂钩。
根据规定,浮动管理费基金按收费方式主要分为提取“业绩报酬”式浮动管理费率和“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率两类。
无论基金采取的是哪种浮动方式,都告别了以往的“旱涝保收”模式,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对基金管理人产生更好的激励作用。
资料《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收取浮动管理费指引(初稿)》(征求意见稿)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更香吗?
2021年以来,主动下调管理费的基金公司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51家基金公司旗下近百只产品下调了管理费费率。
最近,东方红产业升级基金发布公告,自2021年12月6日起(含)至2022年3月6日(不含),对该季度日区间适用的管理费率为0,换言之,这三个月基金将不再收取基金管理费。东方红产业升级基金降费正是因为其采取了浮动管理费率模式。2021年该基金业绩表现不佳,截至12月14日,近一年收益率为-7.04%,近六个月在1988只同类基金业绩排名中,位列1953名,直接触发费率下调机制。
截图《关于东方红产业升级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确定季度对日区间适用管理费率的公告》
很明显,这只基金采用的是“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收费方式,对持有这只基金的基民来说,管理费率的降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基金亏损带来的打击。但如上图,当基金赚钱了,那么它收取的管理费率也会相应上调,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因成本上升而“缩水”。
有的基金是依据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报酬来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在选择这类基金的时候,投资者需要注意,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建立是否合理。
业绩基准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如果业绩基准定得太低,那么基金经理轻易就能实现超额收益、增加管理费收入,这无疑会抬高基民们的买基成本。
此外,还有的基金选取了折中收费方案,采用固定管理费率+浮动管理费率的方式。例如金鹰民族新兴混合这只基金,近一年收益翻倍,它采取的就是这种收费方式。
每年固定管理费率是0.80%,浮动管理费则根据每份基金份额在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水平收取。当基金年化收益率超5%时,投资者需要为超出部分收益缴纳15%的管理费。
截图招行APP-金鹰民族新兴混合
对基民来说,如果投资收益足够高,那么15%的管理费率也都能接受,但如果收益水平虽然达到5%以上,并未超出太多,那么与管理费率只有1.5%的基金相比,这类基金的成本是更高的。
除了前面说到的,因管理费模式导致的基金费率下降,今年还有一些公司出于让利投资者、满足部分机构资金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主动降低管理费率。多数基金在下调费率后,其管理规模也随之增长。例如,国泰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和富国两年期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下调管理费费率后,规模增长都超过200亿元。
在降低管理费率的同时,基民持有环节的另一费用基金托管费率也出现松动。近日,中欧基金公告称,从2021年12月8日起,调低公司旗下中欧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费费率和托管费费率。其中,管理费年费率由0.60%调低至0.30%,托管费年费率由0.20%调低至0.10%。
长期来看,随着国内资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基金产品降费是大势所趋,基民是主要的受益群体。但费率只是影响最终投资收益的因素之一,我们在选择基金时,还要重点考察基金的历史业绩、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风格,才可能获得*的投资回报。
(文中基金仅为举例,并非推荐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不构成产品的任何收益承诺。)
■多家银行最近纷纷下调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率。
近日,多家银行纷纷下调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率。
文/
多家银行推费率优惠 部分产品出现零费率
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为回馈客户,公司于3月2日至28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封闭式)2022年009期”产品费率实行优惠,A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30%(年化)下调至0.15%(年化);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4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
此外,招行近日在官网陆续披露数十份理财产品的费率优惠公告,涉及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率,部分产品优惠后的费率也已降至零。华夏银行也发布公告,部分产品的销售手续费率按照说明书约定降至零。
规模效应带动费率下行
后续或有更多银行跟进
将销售理财产品收取的相关费用作为中间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近期,银行为何频频忍痛“割爱”呢?
“现在,各家银行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下调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费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利于客户,也有助于银行吸引更多潜在客户,提高资产管理规模。”我市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说。他坦言,费率调整也是想把理财产品更好地卖出去。另外,最近市场资金面有所松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下行,部分产品由于涉足权益市场,净值下跌较多,因此一些银行通过费率让利来安抚客户。
业内普遍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向净值化转型,净值产品的发行量、存续规模持续上升,规模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费率下行,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跟进。
“投资者在购买净值型理财时,若想获得较好的收益率,可以选择拉长投资周期,也可以通过组合购买的方式以提高产品的整体防御性。”兴业银行厦门集美支行贵宾理财经理、AFP(金融理财师)持证人陈婉霞说。
【提醒】
产品相关费率降为零
并不意味着“零收费”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相关费率降为零,并不意味着“零收费”,投资者可不能闭着眼睛随便买。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向投资者收取的主要有销售服务费、托管费、固定管理费、浮动管理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以及产品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各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收费的项目和费率不尽相同,此轮下调,是对部分费用进行调整。
厦门晚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招商银行基金费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招商银行基金费率、000859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