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网财经2月16日讯
此外,渤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航系”险企,2021年渤海人寿综合运用协调沟通及启动诉讼催收程序等法律手段,多个风险项目以查封冻结、诉讼回收、判决胜诉等形式取得积极进展,已经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不过,由于风险项目成因复杂,化解需多方面协调耗时较长。
四季度亏损拉低全年盈利水平
从偿付能力报告来看,2021年四季度,渤海人寿亏损额度为5267.9万元。分季度具体来看,虽然上半年渤海人寿处于亏损状态,但三季度渤海人寿实现3.4亿元的盈利,抹平上半年的亏损后,前三季度仍实现净利润1.4亿元。
然而,第四季度的亏损,使得渤海人寿2021全年的盈利水平降低。据统计,2021年渤海人寿实现净利润9152.1万元。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财经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微降1.3%
从保险业务收入来看,2021年渤海人寿共实现88.8亿元。相较2020全年,同比略微下降1.3%。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保险业经历深度转型“阵痛”。银保业务作为主力保费贡献渠道,近年来,在夯实巩固渠道的规模贡献度同时,更积极推进银保期交业务发展,促进业务结构转型,不断提升价值贡献度。2021年,渤海人寿银保期交保费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保险期间10年期及以上长期期交保费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523%;长期期交占期交保费比例达83%,同比增长3.4倍。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全行业个险渠道转型“寒冬”的环境下,2021年渤海人寿个险渠道业绩同比增长61.54%。经代渠道深耕并加快京津冀市场的开发,2021年开门红期间有效抓住新旧重疾换代时机红利,全年原保费同比增长107.2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66%;互联网渠道当年新单保费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778%,10年以上期交产品占比超过80%。
多个风险项目取得进展 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
2021年,渤海人寿同时还面临着海航破产重整风险化解、风险综合评级下调等棘手问题。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航系”险企,自海航集团2017年爆发流动性危机以来,其投资业务即开始连续多年深受其累,涉及关联项目发生逾期违约,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故对利润额造成较大影响,更深层次拖累其风险综合评级。在资金运用方面,对于已发生风险项目,加强与关联方沟通,多措并举推进债务偿还。对于存续正常项目,强化投后管理,持续推进风险排查、风险预警,避免新增风险。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随着2021年10月31日,海航集团及其相关企业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渤海人寿的风险化解工作也在复杂艰难中渐露曙光。据透露,2021年,在渤海人寿“风险化解执行工作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公司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汇报沟通,全力推动投资项目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公司一方面不断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完善投资责任机制,防范投资风险;一方面综合运用了协调沟通及启动诉讼催收程序等法律手段,多个风险项目以查封冻结、诉讼回收、判决胜诉等形式取得积极进展,已经为公司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接下来,公司仍将继续集中力量化解存量风险项目;在不断总结和吸收同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同时,从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渤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三项监管要求,才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风险项目成因复杂,化解需多方面协调耗时较长。当前,公司正围绕“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这一工作重点,以偿二代二期“二支柱”监管要求为指针,以SARMRA评估为抓手,从风险偏好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流程重建、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
【今天起,宁波这段高速断流封闭7天!】因G15沈海高速(甬台温)宁海至奉化段路面专项(罩面)施工需要,计划2021年8月20日起为期7天(如遇雨天等特殊情况顺延),每天20:00至次日06:30对宁海至奉化路段宁波方向进行断流封闭施工。
宁波发布
中国网财经2月16日讯
此外,渤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航系”险企,2021年渤海人寿综合运用协调沟通及启动诉讼催收程序等法律手段,多个风险项目以查封冻结、诉讼回收、判决胜诉等形式取得积极进展,已经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不过,由于风险项目成因复杂,化解需多方面协调耗时较长。
四季度亏损拉低全年盈利水平
从偿付能力报告来看,2021年四季度,渤海人寿亏损额度为5267.9万元。分季度具体来看,虽然上半年渤海人寿处于亏损状态,但三季度渤海人寿实现3.4亿元的盈利,抹平上半年的亏损后,前三季度仍实现净利润1.4亿元。
然而,第四季度的亏损,使得渤海人寿2021全年的盈利水平降低。据统计,2021年渤海人寿实现净利润9152.1万元。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财经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微降1.3%
从保险业务收入来看,2021年渤海人寿共实现88.8亿元。相较2020全年,同比略微下降1.3%。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保险业经历深度转型“阵痛”。银保业务作为主力保费贡献渠道,近年来,在夯实巩固渠道的规模贡献度同时,更积极推进银保期交业务发展,促进业务结构转型,不断提升价值贡献度。2021年,渤海人寿银保期交保费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保险期间10年期及以上长期期交保费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523%;长期期交占期交保费比例达83%,同比增长3.4倍。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全行业个险渠道转型“寒冬”的环境下,2021年渤海人寿个险渠道业绩同比增长61.54%。经代渠道深耕并加快京津冀市场的开发,2021年开门红期间有效抓住新旧重疾换代时机红利,全年原保费同比增长107.27%,新单保费同比增长66%;互联网渠道当年新单保费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778%,10年以上期交产品占比超过80%。
多个风险项目取得进展 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
2021年,渤海人寿同时还面临着海航破产重整风险化解、风险综合评级下调等棘手问题。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海航系”险企,自海航集团2017年爆发流动性危机以来,其投资业务即开始连续多年深受其累,涉及关联项目发生逾期违约,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故对利润额造成较大影响,更深层次拖累其风险综合评级。在资金运用方面,对于已发生风险项目,加强与关联方沟通,多措并举推进债务偿还。对于存续正常项目,强化投后管理,持续推进风险排查、风险预警,避免新增风险。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随着2021年10月31日,海航集团及其相关企业重整计划获得法院裁定批准,渤海人寿的风险化解工作也在复杂艰难中渐露曙光。据透露,2021年,在渤海人寿“风险化解执行工作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公司积极与监管部门进行汇报沟通,全力推动投资项目风险化解,取得显著成效。公司一方面不断强化投资能力建设,完善投资责任机制,防范投资风险;一方面综合运用了协调沟通及启动诉讼催收程序等法律手段,多个风险项目以查封冻结、诉讼回收、判决胜诉等形式取得积极进展,已经为公司避免或挽回十多亿元损失。接下来,公司仍将继续集中力量化解存量风险项目;在不断总结和吸收同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抓住市场机遇,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同时,从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渤海人寿*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三项监管要求,才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风险项目成因复杂,化解需多方面协调耗时较长。当前,公司正围绕“优化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这一工作重点,以偿二代二期“二支柱”监管要求为指针,以SARMRA评估为抓手,从风险偏好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流程重建、内控与操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
国内大保险公司出的产品也挺多的,比如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等等,这些保险公司都是属于大公司。但是好像出的产品却不尽人意,比如平安人寿出的平安福,被网友和各大博主吐槽实在是凶,但是好像买平安福的人依然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两个字:有钱!
开玩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都觉得平安人寿是一家大公司,大公司肯定有保障,服务好,这么一说,感觉大家买的不是保险,买的是品牌,买保险不看责任只看品牌,这样真的好吗,毫无疑问,肯定不好!买保险为了什么,请大家搞清楚,保险产品不是说大公司的质量会好,保险这种东西和我们平时用的消费品不一样,它的质量是看不清摸不着的,不是一听品牌公司就是质量好。真的不是。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买保险一定要看保险责任,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公司牌子。
同样今天我们介绍的产品也是来自大公司的产品,但是我发誓,我们真的不是故意要吐槽它,我们就公平公正的来看看这款产品究竟怎么样,配不配得上它大公司的名号,这款产品是什么呢,它就是:中国人寿的康宁2019。
一、康宁2019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信息
接下来我们就不多说废话直接来介绍它的基本信息了,可能会有点表面,但是对于保险小白菜来说,还是要讲一讲的。
1、投保规则
康宁2019是终身型重大疾病保险,它的投保规则也是简单的,出生后28天的宝宝,到60岁的老年人都可以买它,缴费期限可以趸交,也可以分10年或者20年,30年,缴费期*越长越好。
2、疾病保障
康宁2019的疾病保障有重疾和轻症,中症是没有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公司的这种重疾险一定没有中症保障,但是其他的所谓的小保险公司,中症保障大多数都有,有人说,中症的定义不太好界定,那好吧,但是我还是觉得有总比没有好,况且它保费怎么贵,怎么就不能有了。重疾保障100种,单次赔付,轻症保障55种,轻症倒是挺多的,就是不知道高发的轻症保不保,不过就算保了赔付的比例和次数也很少,才1次,并且1次才赔付20%的保额。这个保障如果作为重疾来说是不够的。
3、其他保障
康宁2019在其他保障中,保障身故和全残,18岁前身故或者全残,赔付保费或者现金价值中*的,18岁后身故或者全残赔付保额或者保费、现金价值中*的。它的被保人豁免和投保人豁免都需要附加,也就是需要另外缴费,这个很鸡肋了。它*有点特点的应该是特定疾病保障,有21种,额外赔付50%的保额,赔付1次,不用附加的。其他的两全和意外都需要附加,付费的。
康宁2019终身重疾型的优缺点
优点
优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特疾保障,21种特定疾病额外赔50%的保额1次。
缺点
1、180天等待期、重疾单次赔付
2、都2019年了,轻症仅只赔付1次,赔付比例一般(只有20%)
3、没有中症保障
4、少儿高发疾病缺失严重:
成骨不全症第三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严重川崎病、严重瑞氏综合征、重症手足口病、严重哮喘、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疾病或外伤所致智力障碍
5、贵
30岁男性,50万保额,20年缴费,不附加两全,保费是16400
附加两全,选择60岁保费是31200,70岁保费是21300,80岁保费是17600
附加两全,导致保费特别高贵,相同保费可以置换其他险种获得更高保额;如果未到返还年龄发生重疾,合同结束拿不到返还。所以不建议选择附加两全。
与其他产品对比
很多人买康宁的时候一直在纠结,买康宁好还是买国寿福好,下面我们就拿这两款保险还有*小公司但是卖的也非常火热的产品渤海人寿的前行无忧,一起来比比,什么都别说,比比就知道;
1、康宁2019终身重大疾病保险
康宁终身2019是*重疾单次、轻症单次、21种特疾(男性、女性、少儿各7种)额外50%基本保额、可附加两全(返还主险+附加两全所交保费之和的110%;)等的重疾险。说实话,没什么好的,什么返还,两全,其实都是坑钱的,没什么用,有的人一听可以返还保费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没有吃亏,但是其实上如果你要买这种类型的保险,返还的钱其实就是你多交的,而且要考虑通货膨胀,并不划算。另外康宁2019和平安福这种类型的产品一样可以附加各种其他的产品,有的产品比如意外险,其实几百块就可买到,这里如果附加长期意外的话要多交几千块钱。不划算,康宁2019,最后是不推荐购买的,因为保障不是很有力,但是保费特别贵。
2、国寿福臻享版
国寿福(臻享版)分为两个版本,一个是少儿版,一个是成人版本。差别在于少儿版本,多了一个15种少儿特定疾病,如果确诊其中一个,可以额外索赔20%的基本保额。除此之外,未满18岁身故,赔付已交保费,并不是赔付保额,这也是行业惯例做法。重疾病种,100种,单次赔付,16种少儿高发疾病覆盖了14种,缺了“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和“严重原发性心肌病”。它和康宁2019其实是非常相似的,我不知道大家买这两款有什么好纠结的。这两款看最基本的保障就知道保障没什么好的。为什么要在这两款产品中纠结。
3、渤海人寿前行无忧
渤海人寿这个保险公司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公司,但是这款产品大家看看和前面两款比比就知道,同样的保障保费便宜了多少钱,保障也比它们全面和厚实。身故责任可选给付保费/保额,恶性肿瘤二次赔付可选,中症、轻症赔付比例递增。60岁前重疾保额为基本保额的1.5倍,就是说60岁前额外增加了50%的保额。这些才是实打实的保障啊,保险公司大不大和产品好不好真的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写在最后
中国人寿的康宁2019终身重疾险说实话保障责任真的是比较弱的,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买的点,同样国寿福臻享版也没有什么的,保障都比不上渤海人寿的前行无忧,如果一定要买大公司大品牌那我们也没有办法,如果有需要身故返还的功能的朋友,*还是好好考虑下产品,大公司的产品贵,但是保障责任不咋样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他们狡辩也是狡辩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