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基金投资经理(阿里巴巴基金投资经理年薪多少)

2023-04-07 11:08:13 股票 abc

蔡崇信的人物经历

蔡崇信在阿里巴巴刚成立时加入,就任CFO。他的到来,才使公司真正规范化运作。蔡崇信放下七十万美元年薪的德国投资公司工作,千里迢迢来投奔马云,每月只拿五百块人民币的薪水,帮马云去注册公司。在湖畔花园炎热的夏夜,蔡崇信挥着汗水对着白板和第一批员工讲股份讲权益,将十八份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叫马云和十八罗汉签字画押。如果没有蔡崇信这样的人加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家族企业,会一直以“感情”、“理想”和“义气”去维持团队。蔡崇信到来以后,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公司,并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这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阿里巴巴因此而得以将最初的创业激情和团队文化一直维系八年之久。

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非执行董事,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办人之一,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蔡崇信曾负责完成阿里巴巴集团的许多里程碑事件,包括于一九九九年领导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及于二零零五年主导收购中国雅虎及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的谈判。蔡崇信担任现职前曾于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零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的首席运营官。

加入阿里巴巴集团前,蔡崇信曾于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九年出任北欧地区*的工业控股公司Investor AB附属公司InvestorAsiaLimited的副总裁及*投资经理,主要负责该公司亚洲私募股本业务。于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年,蔡先生曾任纽约并购公司Rosecliff,Inc.的副总裁及总法律顾问,并于一九九零年至一九九三年,在纽约Sullivan Cromwell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身份从事税务法律业务。

蔡崇信为纽约州执业律师,持有耶鲁大学经济学及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和耶鲁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现任阿里健康非执行董事。

21深度丨蚂蚁“A+H”上市突然被缓 是否引发金融科技估值重估?

在即将上市的前夜,蚂蚁集团(688688.SH、6688.HK)IPO计划突然被缓。

11月3日晚,上交所、蚂蚁集团先后公告,蚂蚁集团将暂缓在上交所科创板、港交所上市。

被缓上市的原因是: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及执行董事长、总经理被监管约谈以及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事项,可能会使得蚂蚁集团不符合相关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无论从哪个维度,蚂蚁集团上市及暂缓上市,都将是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该公司此前估值创下A股*,原本有望创下史上*IPO记录,打新冻结资金高达惊人的20万亿!

但暂缓上市计划,蚂蚁集团将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规模高达20万亿的打新资金如何退回,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如何处置。

更重要的是,市场人士担忧,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会否引发金融 科技 公司估值重估,从而深刻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逻辑。

而这一切,都随着今晚的公告,成为接下来市场要解决的问题。

11月3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上交所称,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申请于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近日,蚂蚁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也报告所处的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上交所表示,根据《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条等规定,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决定蚂蚁集团公司暂缓上市。蚂蚁集团及保荐人应当依照规定作出公告,说明重大事项相关情况及蚂蚁集团将暂缓上市。

当晚,蚂蚁集团公告,今天接获中国内地相关监管机构的通知,由于实际控制人及执行董事长、总经理被监管约谈以及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事项,可能会使得蚂蚁集团不符合相关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决定暂缓A股于科创版上市。同时进行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版上市亦将暂缓。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有投行人士指出,以重大政策变化的会后事项为由,毕竟属于对公司经营和投资者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有必要认真研究充分披露。“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

所谓“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或与在IPO上市前夕,蚂蚁集团被四大监管部门联合约谈有关。

11月2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今天,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对此,蚂蚁集团并未详细披露,而是只对媒体回应:“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根据《科创板*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26条,中国证监会作出注册决定后、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前,发行人应当及时更新信息披露文件内容,财务报表过期的,发行人应当补充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应当持续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发生重大事项的,发行人、保荐人应当及时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应当对上述事项及时处理,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事项影响发行条件、上市条件的,应当出具明确意见并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在监管环境变化上,11月2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监管范围涉及蚂蚁两款核心贷款产品——花呗、借呗。

上周六10月31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市场低估了周末金融委会议的表态,即“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

今年10月,央行连续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将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新增纳入监管职责。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像蚂蚁这类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如经国务院金融委认定,也可能既要受到金融控股公司办法的约束,又要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若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继续变化,最悲观的预期是金融 科技 估值重估,不排除金融 科技 泡沫破裂的可能性。

此前公布的发行价测算,蚂蚁总市值达2.1万亿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

此前10月26日,上交所公告显示,蚂蚁集团IPO初步询价完成,最终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总市值2.1万亿元,较此前多家投行预测的约2.5万亿-3万亿元,折让幅度约20%-30%。港股的发行价也于同日公布,为80港元,刨除汇率影响后与A股基本持平。

有分析师表示,监管风险是金融 科技 公司的*风险因素。虽然大多数投资者对金融 科技 增长还抱有信心,但未来估值前景要重新审视所作。

此前,一位香港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相当于指名道姓大型互联网企业,表面看拉高了门槛利好蚂蚁等头部玩家。但实际上意味着,长期想象空间受限了,而互联网估值是靠未来前景预期来判断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受影响。”

有金融 科技 公司人士表示,蚂蚁、京东等等待IPO的金融 科技 公司等一直比较排斥金融估值。比如银行估值是看市净率(PB),而互联网公司估值更多看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等情况。

对于上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一位大型基金投资人士表示,虽然蚂蚁集团推迟上市,市场对此毫无预期。但分析其原因,可能跟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将加强监管有关,若互联网金融监管大力度加强,这个时候上市,将会提高后续金融 科技 严监管的难度。

此外,若金融 科技 公司严监管继续加强,市场对金融 科技 公司估值重估,股价不断下跌,就会“套牢”很多投资者,从中小投资者保护角度来说,可能暂缓上市会更好些,避免上市以后就是一直下跌套牢的情况出现。

若按此逻辑,从蚂蚁集团打新中签结果可见一斑。

蚂蚁集团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蚂蚁将在A股发行不超过16.7亿股的新股,其中初始战略配售股票数13.4亿股,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打新”股票数3.34亿股(绿鞋机制前)。按照每股发行价格计算,绿鞋前A股募资总规模为1150亿元,其中面向A股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打新”规模超过220亿元。

10月29日,蚂蚁集团披露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显示,在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12670497%。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约516万户,创下科创板新高;申购金额合计超19万亿,也刷新了A股纪录。10月30日中午,蚂蚁集团,蚂蚁H股已经获得近150万人认购,冻结资金近1.3万亿港元,双双打破H股纪录。也即,如果A+H两市合计,有666万户、超20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将参与蚂蚁打新。

由于蚂蚁集团此前已完成IPO上市的所有手续,只待明日上市。上市前夜突然被暂缓IPO计划,为 历史 罕见的案例。

上一个类似案例发生在2010年4月。彼时,湖南胜景山河公司即将登陆深交所的前夜,有媒体发文称其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等情况,监管紧急叫停,公司申请暂缓上市。此后2011年4月,胜景山河公司二次过会被否,成为继宁波立立电子、苏州恒久后,中国证券史上第三家“募集资金到位、但IPO最终被否”的拟上市公司。

此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虽然已是注册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但围绕其上市,仍有诸多后续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打新资金如何退回。

蚂蚁集团公告称,将尽快公布有关暂缓H股上市及退回申请股款的进一步详情。一位投资人表示,重仓了蚂蚁集团上市打新,现在也不知道打新资金怎么办。此前,蚂蚁集团港股打新火热,甚至有港股券商系统因此一度崩了。蚂蚁集团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配售部分也因申购火热,提前2天结束申购,创下港股市场新纪录。

二是,围绕蚂蚁集团上市,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 “现在这些基金后续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公司领导也在打听。”一位公募基金投资经理说。

根据《证券法》第24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证券发行注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注册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由于此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是上交所公告决定,发布《关于暂缓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那么,蚂蚁集团应当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此外,蚂蚁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是否处罚“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例外条款,仍待观察。

蚂蚁中签者怎么办?155万港股投资者或损失利息逾4亿港元,个别欲索赔

蚂蚁官方回应暂缓上市:致歉并“拥抱监管”

蚂蚁集团暂缓科创板上市,投行人士称: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阿里巴巴基金投资经理(阿里巴巴基金投资经理年薪多少)

发钱就消停的名人是谁

您好,您问的发钱就消停的名人是谁,那么我可以告诉您,这个名人是美国*的投资家、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媒体家、作家、演员及制片人、投资银行家、投资基金经理人等多方面的杰出人物——彼得·温伯格(Peter Thiel)。

彼得·温伯格出生于德国,在美国长大,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在谷歌、PayPal、LinkedIn、Facebook等知名公司担任董事会成员,投资了多家初创企业,拥有超过20家公司的股权,并在投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彼得·温伯格曾投资了许多*的初创企业,其中包括Facebook、LinkedIn、Spotify、Airbnb、Palantir等,其中Facebook的投资尤其值得一提,他投资了Facebook的早期轮,投资金额达到500万美元,而今天Facebook的估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

此外,彼得·温伯格还投资了许多慈善机构,其中包括温伯格基金会,该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全球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以及支持美国的创业企业。此外,他还投资了许多政治活动,其中包括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

总之,彼得·温伯格是一位杰出的投资家、企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媒体家、作家、演员及制片人、投资银行家、投资基金经理人,他的投资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改变了

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为阿里做了三件大事

文/林巧燕

他曾在阿里巴巴一无所有的时候,辞去高薪职业,与马云共患难,他被媒体评为“马云背后”的男人。放弃七十万美元的年薪,和马云白手创业,用马云的话来说,蔡崇信当年的年薪可以买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一见钟情

蔡崇信和马云同龄,但背景相差悬殊,蔡崇信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律界的名人,他自己也是法学博士兼经济学士。

在纽约做了三年律师后的蔡崇信跳槽到瑞士的一家风**司,做了亚洲区域总裁,年薪70万美金,还娶了当时台南帮大佬的孙女,在台湾地位显要。

1999年,蔡崇信35岁,一位在台湾做IT的朋友请他帮忙把公司卖给马云。众人都知,马云创办阿里之前经历过三次失败的创业,彼时的马云正在进行第四次创业。

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就被他的人格魅力迷住了,或许这也是马云的魅力所在,阿里的前CEO陆兆禧也是仅仅见了马云一面,就毅然决然卖掉公司,加入阿里巴巴。

蔡崇信告诉马云自己懂得法律和财务,可以加入阿里巴巴帮助他。

然而,当时的阿里巴巴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只有20多人的团队,一个在建的Alibaba.com,一间像黑网吧一样的工作室。

马云听完蔡崇信的话吓一大跳,说自己付不起那么高的薪资,一个月只付得起五百块,让他再想想。蔡崇信也很严肃地告诉马云,“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一起共事”。

不久,蔡崇信辞去了年薪70万美金的总裁之位,成了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

加入阿里巴巴,这是蔡崇信为马云做的第一件大事。

聚融资

蔡崇信加入以前,阿里巴巴尚未注册,二十多个员工大多数是马云的学生或者朋友,基于对马云的信任和崇拜一起共事。

蔡崇信加入以后,效仿新浪、网易、搜狐三大互联网巨头建立了企业架构,并对阿里的股权进行合理分配。

打牢内部基础后,阿里开始对外融资。此前,马云曾进行37次融资,然而37次都失败了,试问,有谁,有哪一家风投会投资一家创始人没有过成功史,甚至连工商注册都没有的公司?

说到底,无非就是外界不相信马云的梦想,可能更不相信他本人,但蔡崇信却选择无条件相信马云,还拯救了垂死边缘的阿里。

1999年8月,投行巨头高盛香港地区的投资经理,决定投资大陆的互联网行业,他是蔡崇信台湾的好友,是蔡崇信说服他投资阿里,这一投就是500万美金。

早在蔡崇信加入之前,马云先前筹的款已经几乎用光了,甚至500元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次融资是阿里史上意义非凡的一次,不仅获得了发展基金,投资巨头高盛的领投也让阿里在商界有了信用保障。

三限制

拿到融资后的阿里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成功引起了日本软银集团孙正义的关注,他约见马云,相谈甚欢,决定拿出3000万美金投资,换取阿里40%的股权。

这时,蔡崇信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彼时的阿里并不缺钱,引进新一轮的巨额融资会稀释第一轮投资者的股权,引发股东们的不满。

无奈,马云坚持要拿下这一轮投资,蔡崇信做了妥协,接受软银集团的投资,但对其有三个限制。

其一,限制其投资金额;其二,限制其持股比例;其三,限制其对阿里董事会的控制权。

蔡崇信和马云一起出席了同孙正义的谈判,最终敲定为软银集团的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持股30%,同时董事会仍由阿里合伙人主导。

这笔投资不久后就迎来了互联网泡沫,大量互联网企业倒下,但阿里凭借这一笔投资度过了困难的时期,同时也守住了创始人对阿里的控制权。

2004年,蔡崇信又拿下82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淘宝的发展。

这之后,阿里的发展外界有目共睹,马云也成功登上了“首富”的宝座,而这一切,离不开他“背后的男人”,蔡崇信,他曾在阿里一无所有的时候同马云共患难。(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张坤基金经理有哪些基金 带你简单的了解

投资基金时很多人会关注业绩*的基金经理,这样的基金经理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那么张坤基金经理有哪些基金?你在投资基金时有没有关注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下。

截至2021年6月1日,张坤目前管理的基金有四只,分别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易方达中小盘混合。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是混合型偏股基金,基金代码009342(前端),发行日期2020年6月15日,该基金单笔资金买入确认后,锁定期为3年,目前暂停买入。资产规模105.75亿元(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基金托管人招商银行。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代码005827,发行日期2018年8月6日,资产规模880.16亿元(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基金管理人易方达基金,基金托管人中国银行,管理费率1.50%(每年),托管费率0.25%(每年)等。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118001),基金类型为QDII,发行日期2009年12月7日,资产规模30.54亿元(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重仓持股腾讯、香港交易所、美团、招商银行、阿里巴巴、好未来等。

易方达中小盘混合基金代码110011,混合型偏股基金,发行日期2008年5月28日,资产规模314.64亿元(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基金管理人易方达基金,管理费1.50%(每年),托管费率0.25%(每年),投资理念是主要投资具有竞争优势和较高成长性的中小盘股票。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