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电动汽车价格表(东风日产电动车全部车型)

2023-05-13 12:52:12 股票 abc

补贴后价格低于20万元 4款超值合资品牌纯电动紧凑车推荐

每年三四月是北京纯电动车的销售高峰期,因为这一年的电动车指标于2月26日发放。不同于前几年,纯电动车市场可选车型明显增加,且不再只有自主品牌车型可选,今天小猫就给您推荐4款合资品牌纯电动紧凑车,它们的价格均低于20万元且部分车型的燃油版位居车市销量排行榜前列。

上海车展日产汽车专访 2026年前将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

【EV视界上海车展】在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日产汽车携中国市场*亮相的Max-Out概念车型,以及专为满足中国消费者移动出行需求而设计的日产纯电动SUV概念车型——日产Arizon等一系列电驱化及搭载智能网联技术的车型现身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与此同时,搭载了日产独有的e-POWER技术的超混电驱奇骏也一同亮相本次车展,并且正式展开中国市场预售。

到2026年,日产汽车会在中国市场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并且在2030年中国市场电驱化车型占比将达到80%。这与日产汽车在2021年宣布的“日产汽车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中关于加速电驱化发展的目标一致。除了电驱化车型,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日产汽车将利用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车辆更多的由软件应用驱动,给大家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那么,关于此次车展上推出的概念车型,以及电驱化内卷的市场格局下,日产汽车在未来有什么规划呢?EV视界就有幸专访了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日产汽车公司代表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阿西瓦尼·古普塔先生,日产汽车公司全球*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山崎庄平先生,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松山昌史,以及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先生,听一下来自日产汽车高层的答案。

问题1:车展上展示了两款概念车,那么这两款概念车对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电驱化战略有什么意义?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这款概念车计划会在什么时候量产上市?

古普塔回应:

日产汽车在今年上海车展上亮相了两款概念车。第*是Max-Out概念车型,这款概念车的设计概念基于卓越的工程技术,实现更自由的出行。当我们实现自由的出行,我们能享受到车内的娱乐,从而体验到车辆的驾驶乐趣。这意味着消费者能够在Max-Out概念车型中享受到每一种生活方式。卓越的工程技术体现在紧凑的装配工艺上,即最小化的装配实现空间的*化。Max-Out概念车型是日产未来电驱化车辆的代表,将储能电池、电驱化动力总成系统和魔毯平台等进行最紧凑的装配集成。

第二辆是日产Arizon概念车型,*低重心的电动汽车,能够实现电动车驾驶体验的兴奋感。同时,图形用户界面(GUI)是完全集成于座舱内饰中,意味着图形用户界面能够在驾驶的同时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生活方式。这两款车型最终展示的是软件驱动的电驱化车型,在日产汽车的战略中,这是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

问题2:针对中国市场设计和开发的概念车型,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体现在哪些方面?

古普塔回应:

现在定义这两款概念车的具体规格还为时过早,毕竟还未被设计成量产车型。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很高兴能够在今天宣布,到2026年,我们将有7款电驱化车型投入到中国市场,到2030年中国市场电驱化车型占比将达到80%。再次强调,我们的核心战略是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这不仅与技术相关,还涉及我们的软件将如何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独特专属的丰富体验。

问题3:这届车展电驱化内卷严重,日产作为国际品牌来说,如何看待内卷?日产将如何根据不同区域市场来提升电驱化进程,比如说中国。

古普塔回应:

日产汽车在2010年就率先推出了量产纯电动车型日产聆风,并在全球多个地区销售。当日产汽车在量产日产聆风的时候,整个市场还没有电驱销哪迅化的概缓纯念,消费者也没有电动车的需求。我们这样做是希望通过推动创新,证明电动汽车代表着未来。日产汽车感谢所有纯电动车领域的竞品,他们让人们意识到电动车和电驱化车型的好处和优势。

时隔三年来到中国,回顾三年前的中国市场,那时中国消亏此费者对拥有电驱化车型有所期待,但市场与这一预期相差甚远。但如今,中国市场的电驱化产品占比超30%。也就是说,中国其实已经跨过了一个转折点,将电驱化车型视为普通汽车,这个市场将会不断地扩大,会出现更多的电驱化车型,而燃油车会减少。

日产汽车将抓住这个市场机会,因为消费者对电驱化车型的接受度逐渐提高。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这些竞争和市场多样化的产品,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同时竞争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日产汽车可以相互学习和进步。

所以,在中国市场,日产汽车计划到2026年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并为未来(2030年)80%的电驱化车型目标做准备。从中国的竞争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何通过软件来发挥电驱化车型的优势,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问题4:在日产的技术储备里,有哪些能实现批量应用的平台化技术?另外,在中国汽车产品的价格成了竞争焦点,日产电驱系统在成本上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古普塔回应:

从内燃发动机到超混电驱e-POWER技术到纯电动技术,日产汽车引进中国的每一项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动驾驶方面,日产汽车有ProPILOT超智驾以及车辆安全、车辆行驶等方面的技术。日产汽车深知中国是非常先进的市场,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日产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这也是日产汽车一直在做的事情,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如此。那么在未来,我们将着重把全球化技术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地化,同时将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应用于中国市场。比如,我们今天发布的Arizon概念车,就是日产“在中国,为中国”的重要体现。

山崎庄平回应:

要克服中国市场价格竞争带来的影响,提高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日产汽车要把产品更快的推向市场,缩短研发周期,因为漫长的研发周期势必带来成本的提升。为了缩短研发周期要更*的把握中国市场的需求,即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开展研发,这是我们提高价格竞争力的第二个做法;第三就是充分利用本地化的供应商和本地化的资产。以上三个因素能够让我们的电动汽车产品在中国市场有足够的价格竞争力,与本土汽车厂商展开竞争。

问题5:您刚才也多次提到,您今天来到中国,看到车展上这么多新势力的车,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有怎样的看法?两年前您提到要做Game Changer,您是怎么思考的?中国现在是软件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日产会不会寻找中国本土企业作为软件方面的合作伙伴?

古普塔回应:

三年前我们讲电驱化,现在三年过去了,再来看中国市场,已经不仅仅是电驱化了。中国消费者熟知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带来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到的规则的改变者。正因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市场上近30%产品已经实现电驱化了。我们也将会遵循这样一个趋势,同时还要引领趋势,例如ARIYA艾睿雅也具备OTAs功能,下一代电动汽车也会搭载软件定义技术。

正如您所说,我们对合作伙伴关系持开放态度,希望能与合作伙伴携手,包括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本地合作伙伴更了解中国市场,所以我们希望与本地合作伙伴在软件方面开展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问题6:中国的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预测,到明年年底,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成本将削减25%,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成本将削减 50%,您认为这样的成本削减对日产而言是否可行?另外,您认为电池技术是否已足够先进,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刚才所说的一些经济型微型汽车?

古普塔回应:

日产的电驱动动力总成系统成本可削减30%。今天的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变频器、电机等5类主要部件。下一代电驱化动力总成技术是“多合一(X-in-1)”,这是一个集成动力系统技术,核心组件重量将减少25%以上,成本将降低30%。可以肯定的是,当日产朝着这项技术发展时,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在朝着这些技术方向发展,这意味着电驱化动力总成系统的总体成本将会下降,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将有助于汽车行业从内燃机向电驱化的转变。

第二,关于电池技术,显然,我们知道车辆一半的成本都来自于电池,因此电池决定着电驱化车辆的竞争力。一方面,我们要确保有*的原材料供应链,比如说锂等相关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势必会有利于电池成本的削减。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来提升电池性能。当我们2010年推出第一台日产聆风的时候,相似尺寸的电池可实现80公里的行驶里程,而现在日产*的电动车型,根据NEDC综合续航,可以达到400到500公里的续航里程。所以可以看到,在13年的时间里,电池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成本是接近的,但由于技术的进步,每千瓦时的成本是在降低的。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可以提供性能更好、重量更轻的锂离子电池。

最后,我们今天谈论的重点是Max-Out概念车型。这会涉及到全固态电池(ASSB)技术,它在电池成本和性能方面都将成为影响电动汽车行业的规则改变者。这一技术也将为车辆集成方式带来更多的自由度,更好地契合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总结来说,我们的电驱化动力总成技术正朝着成本削减30%的方向发展,锂离子电池在性能和成本竞争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全固态电池(ASSB)将成为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问题7:目前中国国内汽车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您如何看待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前景。请您介绍一下日产中国下一步在中国的布局和规划。

山崎庄平回应:

中国市场在技术研发方面变化迅速,三年前电动汽车其实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是那么明显,而现在电动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也许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将发生什么,但我们相信,电动汽车在中国将是大发展的趋势。

另外,日产汽车从中国不同的地理位置来看,像上海这样的东部沿海地区电动汽车渗透率会更高,但是在内陆的一些市场,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跟进,才能实现更高的电动汽车渗透率,可能是受到基础设施方面的局限。

到目前为止,日产汽车看到了中国60%的电动汽车消费者都是*购车,这样的趋势将会逐渐改变,我们会逐渐看到换购车主将选择电动汽车。这样的话,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电动汽车产品如何能与竞争对手实现差异化?因为换购车主了解什么才是好的电动汽车,什么是好的汽车,并且他们想要更具有个性化的电动汽车,我认为这是换购车主的需求。所以我们的计划,不是去追赶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而是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差异化方面,比如说通过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等举措。

问题8:上周,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提议在2032年之前减少新车和卡车的排放。这项提案如果最终通过,将要求车企每年平均减排13%。日产汽车如何看待这项提议?对于美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日常将如何应对? 日产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新车型符合更严格的美国排放标准?

古普塔回应:

我们也看到了这些信息,我们还没有详细讨论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中长期产品线。但我们的战略是不变的,还是将电驱化战略作为重要的举措,来满足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y,CAFé)标准和GHT排放标准要求。现在我们正在利用IRA作为加速电驱化的工具之一,这也是我们决定斥资5亿美元用于生产两款全新车型的原因所在。我们也正在考虑扩建电池工厂,我们在美国田纳西州已经建有电池工厂。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动电驱化动力总成系统的本地化。在美国,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在中长期内实现电驱化的本地化发展。在净零目标方面,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这一排放量数值产生的影响,但这并不会改变我们的大部分战略规划。

问题9: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的汽车市场,如何看待日产目前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情况?那么日产对此有何解决之道?

古普塔回应:

中国市场其实非常有意思。在我们的合资公司成立之前的5年时间,我们的TIV比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TIV高很多。很明显,整体TIV增长,每家合资企业的TIV也在增加。回看2022的数据,有一半TIV数据来自中国本土车企,另一半则来自于在华合资车企。这说明所有合资企业的总体TIV都有所下降,因为总体TIV并没有显著增长。这意味着本土汽车制造商已经从合资汽车市场中抢占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对于日产汽车来说,也的确如此。对于其他车企来说或多或少也是如此,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

我们如今的重点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特别是在华发展50年以及与中国伙伴合作20年到来之际更是如此。我们要充分把握住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机。

我们进一步分析,会看到中国汽车厂商主要在发展电动汽车。今天我所说的软件定义(Software-Defined Vehicle)的电动汽车。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要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一方面,我们必须继续投资合资车企TIV和保持传统ICE等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快的速度准备好软件定义(Software-Defined Vehicle)的电动汽车,以占领市场并与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展开竞争。

我认为,如今在本土车企和合资车企之间差别很小,并且两者都要具备相同的技术实力。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谈论整个中国市场,而不是合资车企和本土车企之间的区分。因为本土车企和合资车企构成了整个汽车市场。我们也因此清晰地看到中国市场的转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关键所在,我们也因此决定将向中国市场推出7款由软件定义的电驱化车型。

问题10:现在智能驾驶和人机交互已经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中国市场,包括日产在内的传统汽车厂商明显落后于中国自主品牌。目前,日产汽车将在这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呢?

古普塔回应:

我不确定我们究竟是落后还是领先,这是一个不容易判断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所有车辆也都具备智能网联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中国市场学习,过去的三年间市场上看重的是软件驱动的电驱化车型,而非仅拥有软件的电驱化车型。三年前,当我拥有了一辆配备智能网联功能的电动汽车会非常满意,因为汽车可以互联。但现在,软件定义汽车是一个转折点。之前,软件只是附加功能,现在软件是汽车的核心,这也正是中国真正领先的地方。这不仅仅关乎日产汽车。

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汽车市场,已经在推动世界汽车市场发展方面取得了领导地位,其发展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Defined Vehicle),并创造了对消费者而言非常重要的服务方式,甚至能让消费者将其生活方式完全融入到移动出行中。

问题11:环顾会场,大部分都是电动车型。日产也发布了超混电驱 奇骏和纯电动概念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型、混动车型等在内,中国电驱化趋势显著,今天本田还计划将纯电动车型的数量翻倍。对此,日产汽车有何看法?

古普塔回应:

日产e-POWER技术和纯电动技术是日产汽车电驱化战略的两大支柱。在日本,我们在 e-POWER技术和纯电动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日本市场,我们推出了纯电动车型日产Sakura,它是*极具突破性的车型,占据了40%的细分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我们推出了超混电驱轩逸,现在我们也将推出超混电驱奇骏。同时,我们也在推动纯电动车型的发展。我们之所以将e-POWER技术和纯电动技术作为电驱化的支柱,是因为我们相信最终是消费者决定市场。

对于不同的市场,将推出不同的车型组合。比如说在欧洲,大概到2026财年,98%车型为纯电动车型,而在日本,这一比例为50%-55%。在中国市场,我们三年前的想法是,会有从内燃机到 e-POWER技术,再到纯电动技术的过程。 但是今天,在看到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我认为中国将很快实现电动化。在软件的驱动下,日产将继续推动e-POWER 技术的发展。这是一项先进的技术,特别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现在的纯电动汽车很火,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有推荐吗?

这个应该不会太难选吧?!纯电动 汽车 ,国内还有比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更靠谱的吗?还真有,不过是美国的特斯拉!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比亚迪如果说自己在国内新能源 汽车 领域排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就连自主一哥的大吉利,我想它都没底气敢跟比亚迪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硬碰硬。毕竟,比亚迪可是能够自己生产电池的 汽车 厂商,然而吉利再牛逼,目前也只能从宁德时代采购电池。这就是底气!

新能源 汽车 领域被视为自主品牌弯道超车合资品牌的*机遇,然而如果没有比亚迪这种掌握了电池,电机和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资本和实力,想要弯道超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就连一向对新能源 汽车 慎之又慎的日本本土都采购比亚迪的电动大巴作为公交车,这就是*的实力证明!

不过,目前国内除了比亚迪,其他大厂的新能源 汽车 倒是也可以选择,毕竟造车底子还迟迟是有的,像那些造车新贵们推出的新能源 汽车 ,还是不要考虑了,噱头大于实际价值,还是不要争当小白鼠的好

当然,从 情感 角度出发,个人是不推荐纯电动 汽车 的,因为就目前的电池技术续航能力,决定了它只能适用于市区代步通勤,长途远游就不要想了,而且冬季电池续航能力大打折扣。目前*的新能源折中方案就是插电混合车型。

给你推荐几款插电混合车型吧

二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

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

当然十万以内的插电混合

目前是没有的。如果你要是十万以内考虑新能源的话,恐怕也只能是考虑纯电动 汽车 了,这里推荐三款:

这些都是大厂出品,品质相对更有保证,售后服务也更加完善,至于续航能力嘛,日常市区通勤还是够用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不差钱就直接上特斯拉吧,电池管理技术是目前电动 汽车 中*的,柔和驾驶也是目前电动 汽车 中续航里程最长之一的。理想状态下400-500公里,但冬天或者高速开爽了就得做好续航里程打对折的心理准备。

特斯拉毕竟是单独研发的电动 汽车 ,底盘的布局、悬挂、驱动方式都更加合理,操控稳定性非常好,不像大多数国内的纯电动 汽车 都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改的前驱电动 汽车 。当然国内因为这样省去了二次开发的成本,加上政府补贴厂商稳赚,所以你能买到十万左右的纯电动 汽车 ,而特斯拉不仅没有补贴还要加各种税,所以至少要70多肆蔽万也不奇怪,不差钱玩电动车的思路可以*特斯拉,买特斯拉的人多数其实不止一辆车,也有燃油车。

如果预算有限,主要是因为摇不到号被迫选择电动 汽车 那么*选比亚迪吧,比如元EV可以在十万出头拿下,现在次顶配买的很火都得排队,顶配很多城市没有目录无法上牌。比亚迪的优势就是电池的电芯终身质保,在国内也算是电动 汽车 相对质量、工艺有点保证的。

不过只要你现阶段选择了电动 汽车 都要面对续航里程焦虑症,都要接受冬天续航里程比厂家标称打对折甚至更多的情况,这是正常的。另外如果你家里能安装充电桩从电网直接获得给电动 汽车 的电力,那相对是比较划算的,可以享受380V快充0.5元左右一度电并且不存在阶梯电价的困扰,不至于因为有个电动 汽车 结果只能在家220V慢充结果没几个月就把所有用电抬高到第三阶梯电价了。如果家里不能充电选择公共充电桩就要额外每度电增加1元多的服务费,有些地方还要有停车费,冬天还可能充不进多少电。

所以我如果没有指标买燃油车,家里又没有车库或停车位装充电桩,那么我宁可选择共享单车+地铁的出行方式进市区,往外跑就租车。

电动 汽车 现在是百家争鸣,五花八门,马路上好多牌子码雹李都不认识,没见过。但是从当下的质量来和以后的保养维护来说还是买比亚迪吧!比亚迪是国内最早做电动 汽车 的厂家,也是自主生产电池的厂家,在电动 汽车 行业也一直遥遥领先其他五花八门的产品。比亚迪就电芯质保终身这一条足够碾压其他厂家!我的第一辆比亚迪是唐油电混合那款。2015年9月买车到今年的12月转手累计行驶超过12万公里,除了比亚迪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升级之外没有出现其他故障和问题。我现在又买了一辆比亚迪纯电动e5,我是2018年8月20日上的牌照,到今天已经跑了25789公里,今天我去做的第二次保养,第一次保养是免费的,今天第二次保养用了一张,原来比亚迪唐给的100块代金券,今天保养的内容就是有四个升级,一个是空调的升级,一个是驻车的,还有一个是电池管理的,另外一个就是整车系统的升级。我是比亚迪油电混合和纯电动两款车的车主,对比亚迪车的质量和售后维护是我推荐给你*的理由,也是我最真实的使用感受。有人提到了特斯拉,我想说特斯拉除了在高 科技 或者是比较炫的这一方面之外,电池的安全和整车的这个制造工艺我认为比亚迪远远超过于他,当然,如果你喜欢一个外国的品牌,我也无话可说。最后我想说,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炫的。

比亚迪秦Pro EV500

指导价:16.99万-18.99万

秦Pro和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是*搭载比亚迪生态开放平台的车,支持语音控制、附近搜索、车联网、手机互联等。还*运用国际大师“Dragon Face”全新家族设计语言。比亚迪早就不是之前的比亚迪了,尤其是在奥迪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加盟后,颜值一路飙升,尺寸是4765mm/1837mm/1500mm,轴距为2718mm。车身非常宽,给内饰留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12.8英寸8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搭载可输出120KW(163PS)的驱动电机,*转速达到15000rpm,效率提高到了93%,等速续航可达500km,三分钟充电至80%,*。

宝马i3纯电动

指导价42.28万-52.28万

首先它是一台能让你倍儿有面子的宝马,其次,它是一台非常出色的电动车。外观上,它车身小巧,整辆车质量仅为1298千克,因为驾驶舱的轻量化碳纤维结构,听起来就很高 科技 。内饰上,桉木耐潮雅致,座椅是可在生产的羊毛和橄榄叶鞣制*,透气上档次。I3从里到外都是可以再利用的,做环保,宝马是认真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电池。电池容量33Kwh,I3续航里程为245公里,3.8小时可以充电80%,0-100km/h加速时间最快只需要7.3秒,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同时非常*。

特斯拉 Model S

指导价 76.68万-132.49万

买电动车怎么能不考虑特斯拉呢?特斯拉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是洋气又神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可是比宝马还有面子。Model S*是纯电动 汽车 的佼佼者,电池容量100Kwh、快充4.5小时、*车速250km/h,颜值更是不用多说,扫一眼都会被惊艳到,想象一下开着它上路,得多爽啊。

还是建议汽油车,电动车目前趋势并不明朗,插电混合动力和增程也是不错的。

入手新能源 汽车 ,注意事项

关于想入手新能源 汽车 ,有什么好的建议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最基本的:

买新能源 汽车 最需要的考虑的就是充电的便捷性,如果充电并不便利的话,那么新能源车就变得很鸡肋了。

其次买新能源 汽车 主要还是用来城市代步比较靠谱,外出、商务、自驾等用车,新能源无疑很麻烦。

新能源 汽车 选择上

第一

在新能源 汽车 的选择上,低端选国产,如:比亚迪、北汽、广汽、奇瑞等大厂;高端选合资,如:特斯拉;

不推荐大家买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哪吒等国产品牌;这些车企目前造势比较猛,但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价格还卖那么高,一个连市场都没有的新能源车企,后期保障就更谈不上了,为什么要做他们的小白鼠呢?而且网上还频频爆出资金断裂的丑闻。

第二

另外一定要算一笔账(除非你是一线城市有限牌),新能源到底是不是刚需,这一点你要搞清楚,如果不是刚需我建议买混动车,不推荐纯电车。

纯电车型6年是一个坎,所以你要算6年这台纯电车能不能给你省下来燃油车花费的那些钱,如果不能,那就不要买,如果能,那就香了,嘎嘣脆。

动力电池的质保都是6年起,所以纯电车6年基本就该废了,一定要考虑清楚。

充电方便指的是小区地库或者周边有充电站/桩,不是你家里的220V市电,你要用家里的市电给车子充电,那么你买它是不划算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 汽车 ,选车首先是看品牌,而后看价格和自己预算,还有就是所在地区的售后服务质量。

不考虑价格问题,纯电动 汽车 我会推荐如下几款。

首先是特斯拉的Model3这款真正的智能电动 汽车 ,据闻使用体验是颠覆性的,可以去租个车体验一下。

其次推荐比亚迪的秦pro,路上已经有一堆实车在跑了,成熟的电池技术和高颜值,价格适中。

再次,东风日产的轩逸纯电动与燃油车价格同等,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最后有两款即将上市的,*是吉利的GE11和广汽新能源的A26车型,这两个车都会在广州车展上公布相关细节,可以了解一下作为对比。最后上汽荣威的电动 汽车 也是一个选择。

以上,选纯电动 汽车 一定要选大品牌特斯拉,比亚迪,吉利,上汽荣威,广汽新能源等。

纯电动车是 汽车 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已经毋庸置疑,给你大概总结了一下目前市面几款比较主流的纯电动车,供你参考。

特斯拉model 3: 全球电动车的霸主,也是国内电动车市场的*霸主!目前来说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它是未来 汽车 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传统 汽车 的颠覆者。逼格高,有钱人和 科技 爱好者的大玩具。*的缺点就是装配工艺奇差无比。

蔚来ES6: 用料*超越百万级豪车,服务更是行内最*的存在!典型的互联网造车思路,先烧钱再收割,目前来说最值得购买,性价比*的车型,没有之一!

小鹏P7: 特斯拉的模仿者和跟随者,师从特斯拉,国内最接近特斯拉的电动车,并且在某些方面做出了改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譬如装配工艺和乘坐舒适度都远远好于特斯拉。

比亚迪汉: 前段时间最火的车型,还未上市就收获全网车评人和网友的一致好评,国货之光。*的缺点就是仍然是油电同平台,这*会成为比亚迪新能源车发展的致命缺陷,立帖为证!

宏光MINI EV: 一个字,便宜!2.88-3.88万的售价,还要什么自行车!8月销量全国第二,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如果要选新能源 汽车 ,还是选比亚迪吧.1:比亚迪新能源是国内的霸主,保有率高,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2:电池,电机。电控全部自主生产,这样售后成本低,维修迅速。别的厂家售后维修还要外购,在成本和维修效率方面差太多.3比亚迪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领域研发的企业,技术成熟,稳定。产品已经比较稳定,而却他们的重心已经从燃油车像心能车转型。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