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莹和姚迪经历了巴黎周期的实战锻炼,具备了成为国家队主力的潜力。 在全运会中,新一批*运动员崭露头角,李盈莹和姚迪无疑成为了女排领域的佼佼者。 李盈莹作为主攻手,虽长期担任替补,但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因朱婷和张常宁受伤,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实力。
1、中国女排在世联赛以3:0打败波兰,张常宁斩获全场*的21分,李盈莹拿到18分。张、李之间谁更强的争论不断没有中止。张常宁、李盈莹谁进攻更强,这里边有两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两个人的进攻特性不同,另一个是接一传的次数也不同。
2、李盈莹和张常宁都是中国女排的杰出运动员,但根据她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统计数据,我认为李盈莹在技术和竞技水平上要稍微优于张常宁。李盈莹的进攻能力非常突出。她拥有出色的扣球技术和力量,能够在比赛中持续给对手造成威胁。同时,她的发球也非常有特点,经常能够直接得分或者破坏对方的接发球节奏。
3、通过以上排名可以得出,李盈莹进攻能力更加突出,防守上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单就进攻上来说,张常宁和他差距不小。而张常宁要更全面一些,除了进攻能力不差外,她的拦网和接发球,比李盈莹好了太多,李盈莹在联赛中不接一传,而张常宁要在江苏队接六轮一传,拦网方面更是吊打李盈莹。
1、因为李盈莹的主力球员身份虽然并未能得以向外界展示,但李盈莹主力球员的实力和作用已经展现出来了,只要稍微懂球的球迷都能看出李盈莹已经是主力球员中的一员,只有部分江苏球迷为了稳固张常宁的主力位置,仍然选择了违心的坚持。
2、她是个左撇子将军,但实际上是在2号位训练出来的,她成为强力助理的成绩可能比现在4号位的成绩还要高。之前看过她的采访,她本人是立志做主攻手而不是接班人,也就是说在发展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有国家队的教练或者是郎妈告诉她适合接班。
3、我个人的看法是:女排*李盈莹能够成功能打破替补的身份。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李盈莹本身的先天条件非常好;第李盈莹的打球技术也是比较强悍的;第李盈莹如今的发挥已经越来越稳定了。
4、其实凡事都是发展的,不能老是用老眼光看人,李盈莹现在已经补上短板了,有能力郎导当然要用她来做替补。如果说18年的李盈莹作为中国女排一年级生存在明显短板,那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5、为什么当朱婷接六轮一传时无人担心,此时她照样是女排的主要得分点,而改为她人后怎么就不行了?集体竞技项目讲究的是整体团队配合协作,需要你挺身而出时无论接几轮一传都是技战术的必需!球星就是要技术全面敢于担当。
6、郎平从国家队到天津队曾花费很多心血培养李盈莹,但收效不大,李盈莹扣球点低,弹跳高度不够,一传及防手能力在国内还可以,但国际赛场还没有过关,严格说李盈莹的水平并没有被郎平认可,只是个主攻替补,因此不能说是郎平关门弟子 ,而是关在门外的弟子。
1、巴西教练吉马良斯评价李盈莹:“她是少数几个世界*主攻之一”。 意大利教练马赞蒂评价李盈莹:“我们对她做过针对性的研究,但是不成功。她是我见过的*秀的运动员,她打疯了,击球的角度、线路和力量,都恰到好处”。 日本教练真锅正义评价李盈莹:“中国队的12号选手真的很出色。
2、李盈莹的另一进攻手段是她的大力侧旋发球,不仅能破坏对方一传,还能直接得分,在世锦赛上,她多次利用发球帮助中国队取得比分优势或逆转比分。
3、如何评价李盈莹?笔者认为:*的评价?一是不评价,二是要评价就还原真实的李,三是再评价。 一,不评价:网中对李盈莹的争论很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热度很高,各种声音也不绝于耳,总之是非吹即贬,少有客观中肯。一时间,李成了话中话,题外题,成了一些人的炒作与是非”中心。
4、李盈莹作为中国女排的一员,以其出色的攻击力和全面技术在比赛中表现突出。 她的扣球手法多变,能够有效突破对手防线,同时具备良好的发球和一传技术。 基拉里的评价不仅凸显了李盈莹的实力,也提升了中国女排在国际排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5、李盈莹天赋异禀 她的身高优势让她在主攻位置上占据优势,进攻时成功率极高,能有效避开对手的拦网。作为比赛场上的重炮手,她的杀伤力极强,让对手倍感压力。李盈莹潜力无限 作为00后球员,李盈莹年纪轻轻却已展露出不俗的实力。未来对她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6、陈忠和曾接受采访,评价李盈莹说: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上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李盈莹将成为关键因素。李盈莹身高92米,在现代排球比赛的边攻手,其实身高并不是非常突出,毕竟目前身高在95米左右的边攻手已经比比皆是。
1、此消彼长,实力与天赋并存的李盈莹在将来一定会代替朱婷成为国家队新的领军人物。
2、李盈莹潜力无限 作为00后球员,李盈莹年纪轻轻却已展露出不俗的实力。未来对她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她有望成为中国女排未来的领军人物,前途无可限量。李盈莹与众不同 作为一名典型的左手型球员,这在女排队员中颇为罕见。
3、陈博雅,女,中国排球运动员。她在2016年以16岁之龄,身高接近90米,凭借不错的手感和天赋成为天津女排青年队的主攻手。截至2023年1月,她继续在该队效力。 李盈莹 李盈莹,2000年2月1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效力于天津女排。
在现如今国家队皆是郎平的一传体系下,梅系球员不能成为女排主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的排球发展至今,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哪怕只是替补的主攻也要求有一定一传能力。而李盈莹作为强力主攻,与梅系没有半点关系。更不需要说什么魔咒。
只所以叫“梅系是有根据的,以王一梅为代表的至今一共7人,她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同小异,攻强守弱是打不上*主力的主要原因。尤其现在更加明显,面对世界女子排坛的竟争压力,郎导对技战术打造更加严谨,对球员要求更高。大梅王一梅、二梅刘晓彤、三梅刘晏含、四梅张轶婵、五梅李静、六梅王芸璐、七梅李盈莹。
朱婷为“郎系主攻”传人,技术作风与郎平最为接近。在中国女排的球迷中,也有把国度队的主攻手分为“郎系”和“梅系”。郎系一派的特性就是以郎平为首的这类主攻,弹跳才能特别出众,高点强攻的才能突出,然后排技术也相当完善。
题主问她们能否成为第二个李盈莹,这个估计很难。毕竟像小李这样的超级攻手是数十年不出一个的。王艺竹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她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而陈博雅虽然达不到小李的水平,但她是最有可能入选巴黎奥运主力阵容的接应人才。笔者希望她们二人通过自身努力早日成为中国女排的栋梁。
如此来看的话,就算是2022年的世锦赛,郎平不再执教,朱婷、张常宁、李盈莹、袁心玥、王媛媛、杨涵玉、龚翔宇、梅笑寒、王梦洁和倪非凡等郎平一众爱徒,她们的国家队地位基本稳固,并不会遭受到太大的威胁,中国女排的根基并不会动摇。
刘晏含目前能打主攻和接应,27岁不算太大,仍然有上升空间,留下了。那些人基本淘汰了,往后机会也不大了。 里约夺冠后,国内涌入的*主攻不多,李盈莹可为一枝独秀,惜才如金的郎导立即启用。可是李盈同样有梅系特点,现在仍然是打造中。梅系特点的人就是郎导讲的不全面,无法融入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