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璐
事件:2022年8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针对其中的四个新提法给出我们的理解。
一问:如何理解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增的“三个兼顾”?
一是“兼顾短期和长期”。即不会为了短期稳增长而将房地产再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着重引导资金投入经济转型重点领域,“挖掘绿色投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高技术制造业、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潜能”,增强经济的中长期增长能力。本次报告特辟专栏“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提出未来“信贷增长将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加重视总量稳、结构优”。而且,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不超发货币”的提法。
二是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本次报告把物价问题放在更重要位置,点明“高通胀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挑战”,并特辟专栏阐释央行对物价的看法,认为“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主要是PPI向CPI传导、新一轮猪周期、能源进口成本上升三大压力。下半年CPI涨幅在一些月份破3%已成共识,市场更担心的是届时CPI向4%逼近。尽管7月CPI上行幅度弱于预期,但上述三大结构性压力尚未解除,通胀仍可能成为货币政策的掣肘。
三是兼顾“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海外央行处于快速加息阶段,下半年预计美联储仍有100bp加息空间。而今年4月以来,我国流动性不断走向宽松,1个月Shibor利率从4月初的2.3%左右下降到8月10日的1.53%,其与美国1个月Libor利率的利差已倒挂83bp,为2009年以来*倒挂。这对人民币汇率无疑构成压力,2018年4月到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就伴随中美这一利差的快速收窄,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急贬也伴随着中美利差走向倒挂的背景。尽管当前人民币汇率在强劲出口的支持下得以企稳,但国内流动性宽松仍需以平稳的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为前提。
二问:如何理解货币信贷增长目标从“稳定增长”转为“平稳适度增长”?
相比去年四季度的“有力扩大”,信贷增长总量目标的要求进一步弱化。理解“平稳适度”,一方面是契合了专栏所阐释的中长期观点“信贷增速在新旧动能换档和融资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回落,但这是适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反映”;另一方面,考虑到二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进一步上升了4.9个百分点,且居民部门债务增速创历史新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增速处于历史低位,存在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此时刻意追求较高的信贷增速,更可能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加剧通胀压力等问题。
当然,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GDP增速抬升,加之社融增速回落(我们预计社融存量增速从6月10.8%回落到年末的10.4%左右),宏观杠杆率预计将出现明显回落。这可能是本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替换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此外,本次报告新增了“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以来基建重大项目正加速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配套融资将成为信贷增长(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问:如何理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根据邹澜司长在7月13日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中,长期性工具主要是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而今年出台的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转向再贷款,加上去年四季度出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基本属于阶段性工具。也就是说其额度用完或到期后会进行再评估,该续则续、该增则增、该止则止。目前,今年创设的三项新工具7月才*申请,需要观察落地情况;而截至7月13日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发放1827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累计投放439亿元(总额度共3000亿,且政策执行至今年年底),可见绿色投资相关的这两项再贷款投放进度偏慢,后续可能会在方式、时限上进行评估调整。
四问:如何理解汇率政策的“坚持底线思维”?
正如我们在今年4、5月份人民币汇率急贬时提出的,人民币汇率的点位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攀升反而可能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担心的是资本外流压力加大、引起汇率超调的风险,这就是汇率政策的“底线思维”。在人民银行过去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可以看到其在不同的资本外流压力下,对人民币贬值的态度是不同的。譬如2015-2016年国内大量偿还美元外债期间,货币政策受到明显掣肘;而2018-2019年资本外流压力弱化,人民币再度面临“破7”时,央行降准却是畅通的。当前,中美利差、包括港美利差均出现明显倒挂,二季度中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幅度扩大到993亿美元,为2016年四季度以来*逆差幅度;港币汇率频频触发弱方兑换保证,5月以来,金管局累计从银行同业拆息市场回笼货币1726.38亿港元,使得香港基础货币相应减少,其中的总结余项目跌至1651.58亿港元,香港外汇储备也随之减少了240亿美元。若外资大规模流出,可能从在岸人民币汇率、离岸人民币汇率、港币汇率形成“三重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安全。这是不能逾越的“底线”,也需采取防患于未然的举措。
我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着重于结构性工具的落实,推出降准、降息操作的可能性不高。需要密切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和通胀两大指标,若出现超预期变化,则可能加快市场利率从低位向政策利率的收敛。特别是考虑到,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加速下行24bp,至4.41%,刷新2008年有统计以来新低。其中,企业利率下行20bp,至4.14%;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大幅下行127bp,至4.62%,可见LPR利率调降效果显著。当前市场资金供给已较充裕,“稳信用”的主要矛盾或在于信贷需求偏弱,在“三个兼顾”思路下,货币政策加码宽松的必要性偏弱。
A股市盈率中位数30.38倍,远高于美股市盈率中位数17.34倍。而在破净股数量方面,A股有320只,美股有940只。
制图: 赵发新
本以为借着美股大反弹,A股表现能给力点,没想到近两个交易日各大指数全线高开低走,且已纷纷均创出本轮调整新低。短期表现差也就罢了,长期来看A股美股表现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数据显示,上证指数近十年来仅涨2.68%,深证成指近十年来跌近20%。同期,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涨超三倍,标普500指数涨超两倍,道琼斯指数涨191%(美股相关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6日)。
十年不涨的A股,和十年涨超两倍的美股,到底谁的投资价值更大?理性的说,不能因为某个市场在低位而说其投资价值大,也不能因为某个市场在高位而说其风险大。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还要从估值及盈利能力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而对比A股和美股各大指数看,A股上证指数市盈率12.67倍,深证成指市盈率22.54倍,中小板指22.58倍,因为业绩爆雷潮创业板指市盈率接近51倍。美股方面,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接近30倍,标普500指数市盈率20.52倍,道琼斯指数市盈率18.47倍。
从上述市盈率数据可以看到,上证指数市盈率*,创业板指市盈率*。站在全市场角度来评估A股美股估值,仅仅观察各大指数的市盈率,可能难以判断,不妨从行业市盈率对比、个股中位数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来全面评判两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A股仅金融地产等五行业估值低于美股
统计显示,11个Wind一级行业中,A股仅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工业5个行业市盈率低于美股。其中,房地产行业相对折价率更高,A股房地产行业市盈率不足11倍,而美股接近25倍。金融业市盈率折价位居次席,A股不足9倍,美股超过12倍。
A股科技类股票市盈率显著高于美股。数据显示,A股电信服务业市盈率接近43倍,美股不足14倍;A股信息技术行业市盈率超过67倍,美股不足26倍。此外,A股市场上能源、材料、可选消费及日常消费等行业市盈率也显著高于美股。其中,A股能源业市盈率接近15倍,美股不到7倍。
A股市盈率中位数超30倍,是美股近两倍
从行业估值判断,A股大部分个股估值可能远高于美股,估值较低的假象,可能是金融行业权重较高而市盈率较低导致。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客观反映股票的总体估值水平,这就好比在一个贫富差距大的社会里,大家经常抱怨自己收入被统计局平均之后“提高”了一样,而中位数则会告诉你所处的收入地位。
统计显示,剔除市盈率为负的股票,A股*市盈率中位数为30.38倍,而美股市盈率中位数仅为17.34倍。也就是说,A股市盈率中位数接近于两倍的美股。而从市净率角度来看,A股同样较高。数据显示,A股*市净率中位数为2.2倍,而美股市净率中位数为1.9倍。
从市盈率分布情况来看,美股低估值股票显著高于A股。美股市盈率10倍以下个股占比超过12%,A股仅有6.12%;美股市盈率10倍至20倍之间个股数占比23.47%,A股只有不到19%。
以市盈率角度看,美股低估值股票数量显著多于A股。不过,美股市盈率为负的个股数量也非常多,占比超过37%,而A股占比不到14%。
940只美股破净,是A股近三倍
除了市盈率估值外,市净率估值同样是美股占据巨大优势。统计显示,美股破净股数量达到940只,是A股的近3倍,后者破净股数320只。
从占比来看,美股破净股数量占比超过20%,而A股只有不到8%。市净率在2倍以下的美股比例也更高,达到49.41%,A股只有38.26%。与此同时,净资产为负的A股公司比例却更大,达到12.2%,而美股不足6%。
抗跌的美股市盈率下降
大跌的创业板指市盈率反而升高
不论是从行业市盈率,还是个股市盈率中位数、市净率中位数,相比美股,A股整体估值都更高。然而,在此情况下,A股股票却没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分红能力、成长能力来匹配这一估值。
这一点在创业板和纳斯达克指数上体现尤为显著。数据显示,剔除温氏股份和乐视网后,去年创业板股票净利同比大幅下降超六成,今年一季度净利同比下降超6%。由于净利下降,创业板估值由去年底的不足30倍大幅上升到50倍以上,而这还是在近一年创业板指下跌近20%的情况下。
可见,创业板指下跌不仅没有让其市盈率下降,反而由于净利下降幅度更大导致市盈率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纳斯达克指数则刚好相反,在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市盈率大幅下降。这是因为纳斯达克股票的净利在过去一年获得了更强劲的增长。数据显示,纳斯达克指数过去一年下跌不足2%,而市盈率却由46倍左右大幅下降到不足30倍,降幅超过三成。
A股小市值股票或仍在价值回归之中
这或许是过去一段时间中小创调整更为剧烈的原因,而这可能还不是终局。对比美股可以发现,当前A股小市值股票的估值相对大市值股票仍显著偏高。数据显示,市值50亿元以下A股市盈率中位数超过36倍,千亿市值以上A股市盈率中位数仅15倍左右,千亿市值至万亿市值股票市盈率中位数仅14倍多。
A股市值越小市盈率越高,而美股恰好相反。美股50亿元人民币以下股票市盈率中位数仅13倍多,在各个市值区间市盈率中位数*。万亿人民币以上市值美股,市盈率中位数有近18倍,而千亿元至万亿元市值股票市盈率超过20倍。
如果A股最终走向美股的估值结构图,显然,小市值股仍有价值回归的空间,而大市值股票可能会迎来估值扩张的新时代。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证券时报智能分享新媒体。
昨日(4月13日)晚,国常委发布消息,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今日,大盘应声翻红。
财联社
数据同花顺 APP
盘面上看,个股涨多跌少,超3000家公司上涨。板块上,煤炭,饮料,酒店餐饮与房地产开发板块领涨。从消息面上来看,央行放出的货币政策这一消息无疑助推了今日的行情,那么货币政策都有啥,为什么这么神奇?一文看懂。
货币政策三步走
传统的货币政策主要关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央行则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抑制市场需求,来为经济降温。
目前,按照易纲行长的说法,国内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大部分。
在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中,央行一般是先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最终目标),然后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货币政策工具),最后考虑怎么通过现有的政策工具去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当然,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实现,央行会根据国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设立相应的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就是央行能够通过现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的指标。
比如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下,操作目标一般是基础货币;在价格型货币政策下,操作目标一般是短期利率。 中介目标则是离最终目标更近的一个指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下,中介目标一般是货币供应量,体现为社会融资规模、M2等;在价格型货币政策下,中介目标则往往会是中长期利率,比如贷款利率等。
▼中美基准利率之差能反映中国货币政策变化▼
资料Wind
简单来说,货币政策框架就是央行运用自己创建的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去实现自己事先规定好的操作目标,并借助现有的传导机制来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
货币工具有哪些
目前,央行拥有了包括逆回购、MLF、TMLF、SLF、PSL等在内的繁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其既有数量型工具,也有价格型工具,既有总量型工具,也有结构型工具。在接下来,我们对其中比较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逐一进行分析。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在获取存款后,央行出于防风险、控制信贷供应量等方面的考虑,会让商业银行按一定比例,将部分资金存在央行。因为全面降准的信号意义比较强,释放资金比较多,所以现在央行更常用的是定向降准。
▼中美利差与中美货币政策变迁▼
资料Wind
2
逆回购
逆回购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借出资金,并约定好日期将有价证券卖回给交易商的操作,期限一般是7、14、28天。目前,逆回购是央行调控短期流动性的主要政策工具。
资料Wind
3
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
2014年央行设立的中期借贷便利,主要是向市场投放中长期资金,期限一般是3-12个月,交易对象主要是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TMLF与MLF*的不同在于TMLF是定向投放的,是央行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引导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而专门设立的。同时,因为是定向支持政策,所以利率也会低一些。
资料Wind
4
再贷款、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随着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现在新增再贷款主要被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逐渐成为央行定向支持三农、扶贫等领域的主要工具。再贴现则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
5
常备借贷便利(SLF)
常备借贷便利(SLF)主要是为了满足金融机构1-3个月的资金需求,操作对象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SLF可以认为是央行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最后保障。当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借不到钱,或者借钱成本太高的时候,它们可以主动向央行申请SLF,通过抵押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的方式,从央行手里获取资金。
6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简单来说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我们也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认为是利率走廊的下限,即市场利率不会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
7
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
这两项计划是在2020年6月,央行为了缓解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冲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而新设立的政策工具。
资料人民银行
除了上述几种货币政策之外,央行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政策工具,比如抵押补充贷款、央行票据互换、国库现金定存等等,这里便不赘述了。
看完本文,是不是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有更多认识了?所以无需恐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外围形势有多么严峻,相信中国能够走到今天,是有赖于诸多有识之士的随机应变,整个金融系统才平稳走到今天,相信中国经济的长期潜力,长期投资,做时间的朋友吧。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为了保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央行会使用各种货币政策来对市场进行干预。所以我们会隔三岔五听到央妈各种操作的新闻。不仅如此,央妈还经常和财爸进行各类花式配合,为了确保实体经济的健康,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
除了大家常听到“逆回购”、“MLF”之外,央行的货币工具箱里还有不少宝贝,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做个简单的拆箱分析。
下图是央行官网的截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出的八类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列表(央行官网)
下面我们就一一为大家介绍这些宝贝。
宝贝一: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也叫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是指银行间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这里交易贷入或出借资金,当参与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个市场利率。央行也会加入到这个市场中,通过报价影响市场利率来进行宏观调控。
公开市场业务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是回笼,央行把债券卖给商业银行,收回资金;逆回购是放水,央行从商业银行手里买债券,投放资金。期限一般是7/14/21/28天。
宝贝二:存款准备金(Required Reserve Ratio)
商业银行收到一笔存款后,不能都拿去放贷,要留出一定比例存到央行,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高,银行存的钱多,手里的钱就少,能放贷的钱也少,反之亦然。
央行通过调整RRR,利用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简单理解就是一笔储蓄,通过反复的存贷和市场交易,会衍生出更多的钱,产生货币的放大效应)影响派生货币数量,进而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比较温和的调控工具。
宝贝三:中央银行贷款
顾名思义,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放贷。主要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贷款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借钱(投放基础货币),间接为实体经济提供放贷资金。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把手里的票据抵押给央行,申请借款。由于票据是第二次抵押套现(第一次是企业抵押给商业银行),所以称为再贴现。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央行同样可以达到控制货币投放的目的。
宝贝四:利率政策
就是央行直接宣布加息或者降息,强行调整基准利率。这种方法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不够市场化,属于大招,一般不会轻易使用。
宝贝五: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
有酸辣粉的说法,当公开市场资金供应紧张时,商业银行可以求助央行,只要把高信用评级的债权类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进行抵押,就可以获得资金。SLF期限一般是3个月以内(隔夜/7天/1个月),余额较少,利率较高,常被视为银行最后的资金渠道。需要注意的是,SLF需要银行申请,央行不会主动出借。
宝贝六: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
俗称麻辣粉,是最常见的货币调控工具。商业银行把手里的有价债券抵押给央行,从而获得资金。MLF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1年,这样不用反复操作,商业银行的还款压力会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MLF一般只能用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政策导向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其抵押物范围也比较广泛,除了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高等级优质债券,还包括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或AA级公司信用债、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MLF也是LPR的基础数据,央行公布当期MLF后,18家银行在此基础上加点报价,经过计算得出LPR,所以MLF也会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点击回顾:LPR是什么
宝贝七: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
这个工具比较特殊,是为棚户区改造项目申请使用的专用贷款。一般由央行授信给政策性银行(通常是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再贷款给项目所在的地方政府,最后由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拆迁安置补偿等。由于棚户区改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PSL的期限也较长,通常为3-5年。
宝贝八: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
俗称特麻辣粉,其主要目的是定向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降低其融资成本,所以利率比较低,周期为1-3年。从时间上看,TMLF可以作为MLF和SLF的补充,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选择。TMLF跟SLF一样,也需要商业银行申请,央行不会主动发放。
以上就是对央行货币政策常用工具的介绍,附一张图作为总结,供各位参考。
货币政策工具汇总(*《很帅的投资客》)
注:以上部分内容参考自*《很帅的投资客》、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货币政策工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货币政策工具、中位数市盈率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本文目录一览:1、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博天环境股吧...
宁夏银行营业时间宁夏银行的营业时间如下:1、周一到周五:...
银行的理财经理干什么客户关系管理:维护和发展客户群,提供...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当兵是怎么算工资待遇的拉萨军官工资待遇方...
这也太让人惊讶了吧!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银行理财亏损严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