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保险(急跌慢涨)国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2 5:05:53 生活指南 ads

国华保险



本文目录一览:






急跌慢涨

本周以来,沪指收盘情况看并无大碍,但总体呈现调整趋势。不过,虽然小幅调整,但是两市成交继续保持强势状态,而且市场承接力度不错,板块轮动下,保持相对良好势头。

当前,市场向好趋势未变,连续上行之后出现整理也是众人预期之内。既然如此,指数整理过程中还有哪些机会呢?

首先,基建板块的稳定性预期。从昨日到今天我们看到,随着基建的转暖,板块整体拉升后继续走强,很多表现出现连续大涨。对于该板块,虽然不具备*的号召力,但是短期事件性角度,还是可以继续博弈的,尤其是业绩优良的龙头,在较强的确定性下,增长的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

其次,盈利有望持续的证券板块。这个板块接下来或是市场*主力之一。去年以来,伴随着市场活跃性的大幅提升,券商业绩全线回升。而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科创板大幅推进,IPO常态化发行以及再融资新规、三板改革措施出台等,对于证券行业的发展将是比较大的影响。所以行业业绩有望持续向好,板块个股上涨空间也有一定预期;

第三,科技股是重中之重。或许很多人说,这次调整主要就是科技股,为什么还要关注科技?实际上,科技股是调整了,但是很多调整的主要在于高位科技股,这些标的大多也仅是机构的短期的调仓以及部分资金获利回吐行为,但多数机构目前抱团科技股,筹码并未松动,即便有整理,也是高位震荡,还有反复。不过,滞涨的科技股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业绩支撑的,应当优选关注。此外,科技股要注意节奏,短期调整是比较好的的低位甄选标的的好时机;

回到市场中,科技股今日已经不是全线下跌,而是开始分化了。国产软件盘中大涨,但半导体依旧出现较大力度的杀跌,这其实并不为过,尤其是持续大涨的标的,短期快速调整正是强势状态的典型特征,所谓“急跌慢涨”也不过如此。

而除了题材股分化之外,今日市场出现了缩量,实际上指数整理过程中,这个量价配合还是比较理想的,至少说明短期调仓之后,这里大幅出货的意愿还是比较低的。而根据经验,一般上涨趋势中,大多是一波三折的。当前,第一波上涨暂时结束,而同时整理中成交萎缩,所以这里暂定义为洗盘,而洗盘之后,指数仍有继续上行的大概率。




国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券商中国

即将横空出世的“第六家上市险企”国华人寿近来吸睛无数。

天茂集团于8月26日晚正式公布了吸收合并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交易预案。股份吸收合并完成后,国华人寿将整体登陆A股市场,正式成为A股第六家上市险企,也将成为首家在国内上市的中小型保险公司。

国华人寿为何要上市?何时将完成上市?上市后如何布局?这些问题成为业界关注亮点。近日,国华人寿总裁付永进在与媒体交流中,对上述焦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焦点1:国华人寿为什么要上市?上市有三大好处!

天茂集团是刘益谦资本布局中的重要一子,其中尤以国华人寿为核心资产。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注册地湖北武汉,经营范围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目前国华人寿的股东共有7家,天茂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1%,海南凯益、上海博永伦、宁波汉晟信、湖北宏泰、武汉地产、江岸资管等6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5.0478%、13.9083%、9.4653%、9.2150%、1.1363%和0.2273%。

根据*公告的吸收合并交易预案,此次吸收合并中,天茂集团为吸收合并方,国华人寿为被吸收合并方。天茂集团拟向国华人寿的股东海南凯益、上海博永伦、宁波汉晟信发行股份、可转换债券及支付现金,向湖北宏泰、武汉地产、江岸资管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国华人寿。同时拟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附次级条款)募集配套资金,配套资金规模不超过此次交易中标的资产交易价格。

吸收合并完成后天茂集团将作为存续公司依法承继国华人寿的全部资产、负债、证照、许可、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国华人寿将注销,存续上市公司拟更名为“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付永进表示,上市对国华人寿来说肯定是好事。要做好一家保险公司有很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资本实力,因为保险是负债经营,金融企业需要有充足的资本,这对于保护投保人利益、稳健经营都是非常有好处。此次吸收合并交易完成后,相当于国华就变成一个整体上市的保险公司,可以从资本市场来补充资本,而不是像以前完全靠个别股东不断的持续投入。

二是要有品牌。国华人寿经过12年的经营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做了很多消费者服务工作,但总体上仍是一家民营公司,整体上市后会变成上市的公众公司,可以进一步解决公司发展的品牌问题。

三是要有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来民营企业有效率高、创新快的优势,国华去年还引入了三家国有股东,国有股东也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可以推动国华人寿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加规范完善,进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谈及吸收合并的同时拟发行可转债募集配套资金,付永进表示目前规模还没确定,具体金额会在后续发布的交易草案中载明。

付永进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度过了初创期,上市和补充资本完成后,公司的资本实力将大大提升,需要跟成熟保险公司进行对标,要更多从业务结构方面来优化调整。“上市后的现实压力也很大,大家的要求也会不一样。”他笑着感慨。

焦点2:上市后注册地在哪?将成湖北*全国性金融机构

付永进透露,本来上市公司天茂集团注册地就在湖北,国华人寿去年也已经将注册地迁到了湖北,上市公司将国华人寿吸收合并后,国华人寿变成上市公司,因此注册地仍在湖北。

据悉,国华人寿整体上市后将成为湖北市值*的上市公司,也是湖北*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根据天茂8月26日晚公告,收合并完成后天茂集团将作为存续公司依法承继国华人寿的全部资产、负债、证照、许可、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国华人寿将注销,存续上市公司拟更名为“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此次吸收合并整个流程所需时间,付永进表示审批流程具有不确定性,审批的环节也比较多。当前只能从政策环境来分析,一是资本市场现在鼓励并购重组;二是国务院曾发文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利用资本市场补充资本;三是银保监会也是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上市。

焦点3:下一步国华怎么走?稳规模调结构!

相较处于调整周期的财险业,身处寿险军团的国华人寿近年来经营表现十分亮眼,自2014年进入盈利期后,每年净利润均超10亿元,2018年净利润达20.55亿元。截至2018年末,国华人寿未分配利润已达67.26亿元。

谈及上市后的业务布局以及当前寿险业整体面临新业务增长放缓问题,付永进表示近两年寿险业调整比较大,寿险公司纷纷调整业务结构,但寿险业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寿险新业务增长放缓是结构性放缓,主要是储蓄型保险增速在变慢,实际上以健康险为代表的保障类险种是大幅增长的。

其次,民众的保险保障意识正在觉醒,主要表现在民众逐渐从被动消费保险转向主动消费保险,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保险意识的觉醒。例如,相互保在半年多时间里会员数达到8000万,虽然这些参与者并不一定了解保险,但他们有健康保障意识,向商业保险转化的潜力很大。

具体到国华人寿业务布局,付永进表示未来发展总基调是“稳规模调结构”。新单保费在未来不会有大幅增长,公司主要会对新单保费结构进行四方面调整:一是拉长负债久期;二是优化缴费结构;三是降低负债成本;四是增加保障内容。

具体到渠道策略,付永进表示公司将着力发展三大渠道:

首先是银保渠道。目前国华人寿主渠道是银行保险,未来银保还将是公司发展主渠道。尤其重要的是,银行保险现在具有了转型提升发展质量的契机,*出台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对于推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价值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互联网渠道也是公司发力重点。付永进认为,现在互联网保险业务增长非常快,虽然代理人渠道目前还是中国保险消费的主渠道,而且是销售保障性、复杂性产品的主渠道,但未来互联网渠道是否会改变这种态势,值得期待。

谈及互联网渠道费用上升带来的该渠道利润变薄和竞争加剧问题,付永进表示,这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未来互联网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可能会接近银保渠道,公司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一是巩固和头部平台合作优势;二是扩大护城河,加强和各类型互联网平台合作面,同时积极培育自有平台。

第三大渠道是个人代理人渠道。付永进表示,虽然该渠道将来会面临互联网渠道的挑战,但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代理人仍是销售长期保障型价值产品的重要渠道。国华的方式是销售专业化,即通过旗下的华瑞保险销售公司来开展业务,并将该销售公司打造成一个独立的销售平台,不止卖国华产品,也卖其他公司产品。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国华保险客服电话号码

2017年初,成都市民田先生在某线上平台看到国华人寿保险公司*名为《百病百万重大疾病险》的险种,因看中该险种承诺“保证续保至80周岁”的相关内容,于是便为儿子购买了该保险。当年7月份,田先生又陆续为家中其余4人购买了该保险。

3年来一家人从未发生理赔,并每年正常续保,可是到了2019年底,田先生准备为儿子续保时,却发现该产品在线上平台的页面打不开了。对此,保险公司提出退还所交保费,但田先生不接受这一解决办法。

市民投诉:

保证续保到80岁成了空话

续保页面打不开之后,田先生向平台提出了续保异常投诉。

“保险公司客服说该产品因政策原因停售了,可到底是什么政策也没说清楚,当初承诺的保证续保至80岁也不履行了。”在得到国华人寿方面回应后,田先生表示不可理解:一是停售不提前告知,断保发生风险谁担责;二是公司不履行保证续保的承诺;三是公司产品下架也不提供相关转保服务。

田先生向

不过,在页面上与《投保须知》并列的《保险条款》内容中,却有与上述不一致的内容:

“每个保单期满或之前,我们审核同意,且您按照续保时对应的费率向我们支付续保保险费后,本合同将延续有效期一年。本合同的*续保年龄为80周岁。”

合同条款中保险公司并没有保证续保的说法,那么在投保须知里的“保证续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公司下架产品为何不提前告知呢?

业内人士:

合同条款与宣传内容背离

对于田先生所遇到的情况,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明确,“短期健康保险,是指保险期间为一年以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与《办法》不符的产品,应于2020年4月1日前停止销售。从合同内容来看,田先生一家所购买的这种保险属于短期健康保险。

席成忱建议,保险是非常专业化的金融产品,顾客一定要仔细看合同内容,不要被宣传资料误导。对于不清楚的情况,可以多咨询相关业务人员,从不同角度多了解再决定购买。

保险公司:

退还已交保费不提供转保

田先生的保险是2017年签订的,已经造成的损失该如何弥补呢?保险产品停售后,保险公司需要提供后续服务么?

对此,国华人寿客服表示,该保险自2018年就不接受新单了,公司可以退还田先生三年保费,但无法提供续保和转保服务。

国华人寿公司品宣代表黄女士则回复称:“2019年11月,银保监会下发《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根据相关精神和要求,公司对该计划开展了新一轮迭代并将于日前完成。迭代完成后,此前投保该计划的用户,可继续享有相应保障。”但她并没有透露具体保障方案。

“我父亲购买这个保险之前还未满60岁,如今已经超过60岁了,现在这个承诺续保到80岁的产品下架了,这会导致很多其他类似保险都不能购买,国华人寿又不能提供续保和转保服务,这种损失谁来承担?”田先生对国华人寿提出的方案并不满意,他希望保险公司能够履行承诺,提供必要且合理的续保或者转保服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华保险》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华保险、急跌慢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