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种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100种重大疾病有哪些

2022-09-02 12:00:32 生活指南 ads

28种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



本文目录一览:



【读特】

“张先生您好, 您申请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大疾病关爱基金’项目,5万元救助金已经通过审核,目前已经公示,请及时关注短信提醒。”7月5日上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住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张先生接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大疾病关爱基金”(以下简称“重疾基金”)项目工作人员电话,非常感动,这笔钱解决了他后续治疗的后顾之忧。

重大疾病关爱基金项目升级并开放申请

今年3月份,张先生感到肚子很痛,腹部触摸有肿块,便与妻子来到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4月,张先生在医院进行治疗,整整6个小时的手术切掉了身体里的部分结肠。仅手术费、治疗费就花了十几万万,家里多年的积蓄早已花光。

正在一家人为后续治疗费发愁时,医院的护士长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2022年度“重疾基金”项目已经开放申请!在了解相关政策后,张先生的妻子便准备相关材料开始申请。6月26日,张先生的申请顺利通过审核。

据了解,2022年4月15日,深圳市民政局对“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项目进行升级,并将项目名称修订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大疾病关爱基金”,除此之外在资助对象、资助条件、资助费用计算标准、申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市民政局数据显示,该项目自2007年成立以来,累计资助超过2.2万人次,资助金额逾3.238亿元。

该项目不分户籍,家庭困难且申请前近3年内在深圳工作并连续缴纳1年(含)以上社保(含医保)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及其患重大疾病、年龄在18 周岁以下或在读国内全日制学校的子女,均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申请救助。

每人*资助额由2万元上升至5万元

“没想到还能再次申请,真是太好了”,2021年身患乳腺癌晚期的赵女士,申请了“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现已更名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大疾病关爱基金”),并获得了1.9万元的救助金。2022年,癌细胞扩散到锁骨、肝脏等部位,赵女士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手术。在得知“重疾基金”项目全新上线,项目累计资助*限额由以前的2万元上升至提高至5万元/人后,赵女士在市慈善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通过审核,并将获得3.9万余的救助金。

据市慈善会工作人员介绍,升级后的 “重疾基金”项目为深圳建设者提供*医疗救助,项目累计资助*限额由以前的2万元上升至提高至5万元/人。其中,在资助费用的具体计算方式上,个人在政策范围内自付部分的合规费用,合计大于1万(含),项目按照40%的比例予以资助。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重疾基金”项目采取线上申请和线下申请相结合的方式,申请者可以到深圳市慈善会现场快速办理。其中,申请人通过

重大疾病资助范围扩至81种

“没想到癫痫也能申请”,梁先生的二儿子患有癫痫,近几年的治疗已把家中积蓄用尽,一家人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于是梁先生申请了“重疾基金”项目,6月26日救助申请通过评审,梁先生将获得2万元救助。

据了解,2022年度“重疾基金”项目覆盖81种重大疾病,包括深圳市门诊特定病种(52种)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规定的28种重大疾病,以及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成员医院确诊的罕见病。(病种名录详见项目通告)。

关于罕见病的界定,申请人可以根据国家卫健委网公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与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名单来判定,申请人需提交罕见病诊断书或出院小结,最终由专家评审组审定。

此外,本项目“重大疾病”不包含工伤、职业病、交通事故造成的重大疾病。没有纳入项目重大疾病名录的病种,不属于本项目的救助范围。

不限户籍,家庭困难的特区大病患者均可申请

2000年,曾女士与丈夫从江西省抚州市来到深圳打拼,一起成为了深圳的普通工人,2022年他们5岁的小女儿被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本生活还算幸福的一家四口,顿时因为女儿的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得他们困难重重。为了治病,曾女士处借钱,家庭债务重重。在了解到市民政局“重疾基金”项目不仅不限户籍,而且小孩也能申请后,曾女士与丈夫向市慈善会提交了救助申请,并顺利通过,将获得2.5万元救助。

据介绍,2022年度“重疾基金”分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疾救助金”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子女重疾救助金”,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及其子女不限户籍,均可申请。不过,无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重疾救助金”还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者子女重疾救助金”,“家庭困难”均是必备的申请条件,申请者需要按照《深圳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的规定,核对申请人家庭的经济状况,申请者及家庭成员还需共同签署《承诺和授权书》,供审核项目组进行验证。

据市慈善会官网信息显示,对于“家庭困难”的界定标准具体是指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名下不动产(含保障性住房、商铺等)共计不超过1套,且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和家庭成员人均金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存款、股票、基金、证券等)均低于申请日上年度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2021年度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为70847元。

(原标题《覆盖81种重大疾病 每人*5万元救助 “重疾基金”已发放超过213万元惠及83位患者》)

ID:jrtt




急用钱又借不到怎么办

一个很好的朋友,借了几千块钱,有两年了,一直不好意思要,最近因为疫情,自己的钱也比较紧张,朋友一直不开口说给,关系也比较好,又不好意思直接要钱,自己又需要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直接要怕伤了哥们感情,或许他也急用钱,我也没法直接问,大家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怎么解决的,求大神指点!




28种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2020版


基本信息


新康健倍护一生全称同方全球人寿新康健倍护一生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信息




保障内容


重疾前1~28种为《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定义的重大疾病;


中症病种25种,*发10种中症,其中:

1种,降为轻症;

2种,标准严格;

2种,标准宽松;

疾病定义(即,理赔难易)如下所示:



轻症病种40种,*发28种轻症,其中:

1种,包含中症及轻症;

7种,升为中症;

3种,标准严格;

1种,标准宽松;

疾病定义(即,理赔难易)如下所示:



疾病理赔标准,详看 重疾理赔,难吗?


重疾险的智商税分为两种:


一种是明面上的智商税,如保障结构不合理,可选责任附加错误;

一种是隐藏很深的智商税,如理赔顺序不合理,疾病定义标准严格。


新康健倍护一生两种智商税都有,今天,我简单聊聊其中的三个:


1、重疾分组不合理,恶性肿瘤未单独分组,且28种*发的重大疾病仅分为3组,大大降低了理赔概率;


2、中症赔付比例偏低,目前市场上重疾险的中症赔付比例标配为60%基本保额,而该款产品仅为50%基本保额,低于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


3、轻症赔付比例偏低,目前市场上重疾险的轻症赔付比例标配为30%基本保额,而该款产品仅为20%基本保额,低于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


保费测算




清零说


新康健倍护一生是同方全球人寿最近新推出的*线下多次赔付型重疾险,总的来说,保障较差,保费较贵,智商税较多,建议谨慎投保。




100种重大疾病有哪些

很多人步入婚姻之后,明显地感觉压力大了,身上的责任也重了。

原来只有一个人,怎么凑活都行;现在有了家庭,多了另一半,就不能那么马虎了,不仅要买房、买车,提升生活品质,有了小宝宝后,还要为他规划未来,压力着实不小。

大白接触的很多朋友,也都是在这一情况下开始接触保险的。

那一家三口需要买哪些保险?不同预算配置什么保险?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个问题。

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三口之家,面临哪些风险?保险产品,如何选择?不同预算,如何投保?

一、三口之家,面临哪些风险?

凡事都要有规划,买保险也一样。

购买保险产品前,一定要先梳理家庭的风险状况,了解自身的风险点在哪儿,才能选择到合适的产品。

经常向大白咨询的三口之家,基本都是刚组建的家庭,这类家庭有如下几个特点:

男女双方一般在25-35岁,事业还处于上升期,储蓄较少

经历了结婚、买房、买车等大额支出,家庭负债大幅上升

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小宝宝,营养、教育、医疗等都要花钱,经济压力较大

以一个年收入30万的家庭为例,除去各种贷款、家庭生活开销、人情往来等费用,每年的结余基本不到10万。

所以,这样的家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疾病或意外导致的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

另一类是,万一经济支柱倒下,家庭收入锐减,其他成员生活无法保障的风险。

与之相对应的保险需求,总结出来有三点:

小病住院少花钱特定大病不缺钱自己不幸,家人生活有保障

二、保险产品,如何选择?

1、如何做到“小病住院少花钱”

这就需要医保和商业医疗险。

医保为我们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一年几百块就能补偿相当多的医疗费用。而且医保有国家财政补贴,比商业保险的性价比高得多。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医保都是不能少的。

不过,医保保障范围略窄,自费药、进口器械等都不能报销,报销额度也有上限。

这就需要补充一份商业医疗险,比如百万医疗险,只要超过1万的免赔额,自费项目都可以报销,得了癌症每个月大几万的靶向药如果在院外指定药房购买,大部分百万医疗也都可以报销,

并且,百万保额每年也只要几百块钱,性价比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有了医保和商业医疗险,基本就可以做到“小病住院少花钱”了。

2、如何做到“特定大病不缺钱”

重疾险,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重疾险不仅能够提供治病的专项资金,还能弥补病后康复费用和收入损失,真正做到“特定大病不缺钱”。

按照当下治疗大病的费用,重疾险的保额最少要30万,预算充足的话应该做到50万。

选择重疾保障时,应该先确定保额,再灵活调整保障期限、保障项目,使保费处于合理区间。

比如,一个25岁的男性,想要购买50万的终身重疾,但因为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经济压力比较大,

可以先买一份50万的定期重疾险,保费会低很多,

等收入上去了,再添加终身保障也不迟。

3、如何做到“自己不幸,家人生活有保障”

意外险和寿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不幸发生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家人一笔保险金,用来维持后续生活,家庭经济支柱尤其需要配置寿险。

意外险一般不存在续保问题,一年一买就好,没必要购买长期保障,保额可以根据收入选择,建议保额做到年收入5倍以上。

普通工薪阶层买寿险,建议保定期即可,杠杆高,30岁左右男性,保至60岁或65岁,100万保额,每年保费也就1000出头,女性保费更便宜。

终身寿险更适合那些预算充足,有财富传承需求的家庭。

还有一类特殊的寿险——增额终身寿险,与一般寿险意义不同,更多的是侧重于储蓄理财、资金保值增值,作为未来子女教育、个人养老方面的用途。

至于定期寿险的保额,要根据被保人承担的家庭责任来确定

比如家庭有250万房贷,孩子抚养费用50万。

丈夫收入占整个家庭的2/3,那么他的寿险保额*做到200万。

总的来说,

通过“医保+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做到“小病住院少花钱”,

通过“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做到“特定大病不缺钱”,

通过“意外险+寿险”,可以做到“万一不幸,家人生活有保障”。

三、不同预算,如何投保?

不同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收入、支出、贷款等都是会影响到方案的制定。

大白选取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制作了5款不同的方案,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都有覆盖,大家可以按需自取。

这5款方案的核心区别在于预算,产品也结合预算做了微调,

一般来说,保险预算占年度结余的10%-20%比较合适,但也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次方案的预算主要分为4档,分别是预算5000元、预算1万、预算2万和3万以上。

1、预算5000

小A,位于四五线城市,他28岁,妻子26岁,有一个男孩儿3岁。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均有社保,无房贷、车贷。

收入:丈夫10万,妻子为家庭主妇,总计10万支出:每年支出7.5万结余:2.5万预算:5000左右

妻子虽然是全职家庭主妇,表面上看似没有收入,但正因为妻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家庭,才能让丈夫在外安心打拼无后顾之忧,家庭主妇的经济价值也*不可否认,

而且,万一家庭女主人患病,对于家庭同样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给妻子的方案里,除定寿未单独配置以外,其他保障与丈夫采用同等产品计划及保额。

丈夫作为家庭收入的*来源,定期寿险肯定是需要考虑的,50万的保额,万一遭遇什么不幸,起码可以保证家人5~6年的生活不受影响,给家庭从阴影走出来一个缓冲期。

夫妻两人的重疾险,配置的是无忧人生2022,保至70周岁,出于预算考虑,没有附加轻/中症责任。

保障内容比较简单,只有100种重大疾病,保额30万。

儿子的重疾险,配置了30万的慧馨安,保30年,

爸爸作为投保人,同时附加了投保人豁免责任,保单具备双豁免。

被保人:缴费期内患轻症/中症,豁免保费

投保人:缴费期内患轻症/中症/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豁免保费

可以说超高性价比,保障也相当给力!

三个人的重疾险保费都很便宜,虽然保障都有漏洞,但夫妻都还比较年轻,缓上几年,等孩子上了小学,妻子也能投入自己的事业,家庭多一份收入,可以再考虑增加一份保障更加全面的终身重疾险,提高保障范围及保额。

百万医疗险,全家三口人配置的是太平洋的医享无忧·家庭版,保费是单人分别投保的95折,同时,可以三人共享每年1万的免赔额。

保障齐全,除一般住院报销、重疾住院报销外,住院前后门急诊/门诊手术/特需门诊都有,质子重离子医疗报销、外购药报销责任也都一应俱全;

大品牌太平洋承保,服务周到,提供专家预约、专家病房、专家手术、二次诊疗、院后照护、住院垫付、视频问诊等免费的增值服务。

夫妻两人的意外险,选的是小蜜蜂2号超越版·尊享版,

意外医疗报销不限社保范围,0免赔,*报销;

因意外导致住院,每天还能拿50万津贴;交通意外身故/伤残,在50万基础上还能有额外多赔,小保费起到大作用。

孩子的意外险,考虑到银保监规定10岁以下幼儿身故保额不得高于20万,因此选择了最基础的版本,每年保费仅68元,

除意外身故/伤残、意外医疗报销外,还提供第三者人身伤害赔偿金,也是考虑到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更加调皮,但是保额只有1万元,聊胜于无了。

5000元的费用来配置一家三口人的保险,确实有点少,很多保障项目都不能购买。

但有保障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而且现实中,这样的用户并不少。

大白诚心建议,一定要先有一个基本保障,后面慢慢增加都不迟,怕的是我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遇到一些突发大病/意外,类似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2、预算1万

小B,位于某三线城市,他30岁,妻子27岁,男孩儿3岁。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均有社保,有房贷、车贷等共计50万。

收入:丈夫13万,妻子7万,总计20万支出:每年支出14万结余:6万预算:1万左右

1万块钱预算,基本的保障都可以有,但是,想要拥有足够的保额同时保障终身,还是有点困难,三个人的重疾险都仅保障到了70周岁。

夫妻两人的重疾险选择的是达尔文6号,保到70岁,它无疑是*的一个选择。

费率优、责任全,基本责任全面涵盖轻/中/重疾,自带被保人豁免责任,60岁前还有一个重疾二次赔付机会,非常的实用。

根据收入匹配合适的保额,一般要做到覆盖3年年收入,至少30万起,

因此,小B的重疾险做到了50万,而妻子的做到了基础的30万保额。

孩子这边虽然没有收入,但是考虑到万一孩子患病,会直接导致父母至少其中一人全职陪护治疗的问题,因此重疾的保额也就做到了50万。

保障期限拉长到70周岁,增加重疾多次赔付,重疾不分组最多可以赔4次,间隔1年,每次递增20%保额。

如果未来收入增长,可以再考虑加一份保终身的重疾险保单,毕竟年龄越大重疾概率越高,同时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保到70岁,还是有点短了。

再说寿险,小B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3,责任也更重大,因此寿险保额相应的配置更高一些,做到了100万,妻子40万,

两个人合计寿险额度140万,足以覆盖现阶段家庭的负债、子女抚养费问题。

3、预算2万

小C,位于二线省会城市,他29岁,妻子28岁,女孩儿0岁。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均有社保,有房贷150万,无车贷。

收入:丈夫15万,太太15万,总计30万支出:每年支出18万结余:12万预算:2万左右

预算2万的话,可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多了,重疾险不仅能够选择保终身,而且还可以考虑含身故的储蓄型重疾产品。

大白规划了两套方案,一套是终身消费型方案,一套是储蓄型方案。

消费型方案和储蓄型方案,主要区别在于:重疾险是否含身故责任。

消费型重疾:不含身故,只保疾病(轻症/中症/重疾),触发疾病条款才能赔付,未触发条款身故只能退保拿现金价值,

个别公司不含身故的重疾险保单是不支持退保拿现价的,也就意味着所交保费完全消费掉了。

储蓄型重疾:含身故,一份保单既保疾病,也保身故,*至少会赔一次保额,但是需要注意,重疾和身故保额共用。

两类保单的现金价值走势也不同,

不含身故的消费型重疾:现金价值先升后降,现价*值跟所交保费基本持平,有的产品还会已交保费低;

含身故的储蓄型保单:现金价值是一直增长的,从某一年开始超过前期所交保费,并趋向保额,到老若未发生过理赔,也可以选择退保拿回现金价值。

说清两种保单类型的区别后,

我们先来看下消费型方案,

夫妻的重疾险,选了招商仁和疾走豹1号,保终身,

产品自带3大亮点,

首创 | 9组特定疾病,轻症赔完1年内患同组重疾,保额额外赔30%自带 | 5种老年特定疾病护理津贴,*每月可拿2500元首创 | (互联网渠道)运动涨保额设计,*增长25%

同时,附加了疾病关爱金,终身患轻/中/重疾,都有额外赔付,

60岁前,*重/中/轻症,额外赔80%/30%/10%基本保额;

60岁后,*重/中/轻症,额外赔35%/20%/10%基本保额。

因夫妻两人收入旗鼓相当,承担的家庭责任等同,因此定期寿险选择了大麦甜蜜家2022,一份保单保夫妻两人,虽然保费与分别投保大麦定寿2022差不多,

PS:分开买大麦定寿2022,男1005元/年+女487元/年,合计1492元,

但是,甜蜜家2022多了两个优势,

1、 夫妻因同一意外导致身故/全残,保额分别翻倍赔付,

即一次性可以赔付400%保额,共计400万。

2、 若有一人先出险理赔了100万保险金,则剩余未交保费豁免,另一人保障继续有效。

更适合:双经济支柱,且两人收入差不多的夫妻,

但是,需要留意一个问题,万一保险存续期间夫妻离异,保单有两种处理方式,

1、保留保单

大麦甜蜜家2022的第一受益人默认为配偶双方,保单生效后可以变更第一受益人,若离异后投保人不愿意继续缴纳保费,可以选择申请更换投保人

2、保单拆分

如果剩余保险期间不小于5年,可向保险公司申请将保单拆分成两个保险合同,拆分后的保额不高于投保时的保额,

保险公司将按申请拆分时,所选定的保险产品的费率,及被保险人当时的实际年龄计算保险费。

再来看下储蓄型方案,

与消费型方案的区别就是,

夫妻两人的重疾险,同样选择的是疾走豹,但是取消了疾病关爱金附加项,替换为了身故责任,与附加疾病关爱金(不加身故)费用差不多,

宝宝的重疾险,也增加了身故保障,变成了储蓄型重疾保单,也就贵了1000左右的费用。

附加身故责任后,不论如何,都可以至少获得50万赔付(重疾/身故,轻/中症保额额外赔)。

如果更加侧重于预防大病风险,拿到更高的保险理赔金,选择消费型方案附加疾病关爱金更合适,

如果更加侧重于赔付概率,不想让重疾险的保费被消费掉,同时抱有一个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家族里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都比较健康,

大概率自己也不会得大病,就可以选择储蓄型保单,既能起到定心丸作用,到七八十健健康康退保拿一笔钱出来养老也是美滋滋~

4、预算3万以上

小D,位于一线城市,他35岁,妻子32岁,女孩儿3岁。

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均有社保,有房贷300万,无车贷。

收入:丈夫35万,太太15万,总计50万支出:每年支出30万结余:20万预算:3~4万

高收入高支出的家庭,尤其是家庭收入主力的负担会比一般家庭更重,大白建议一定要做高保额,加大保障力度,相应的预算也肯定要高一些。

重疾险可以采用一长一短组合投保,或者两份都保终身,视预算而定。

这里大白提供一个长+短组合方案,供大家参考。

小D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70%,在配置保险的优先级和预算分配上面,肯定都要放在首位重点考虑。

重疾配置了两款,基本保额100万,

疾走豹1号:加疾病关爱金,不加身故,保终身;

达尔文6号:只要基本责任,保至70周岁。

60岁前不幸患重大疾病,可以获得疾走豹1号90万(不算运动增长的保额)+达尔文6号50万,共计140万保险金,

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几年内家庭房贷、宝宝教育,及日常开支的问题。

意外险同样也做了两款叠加,小蜜蜂2号超越版+大护甲3号,

定寿结合夫妻两人的收入比例及负债结构,丈夫300万保额,妻子150万保额。

四、大白说:买保险前要做好规划

保险配置十分个性化,不同的收入、职业、健康状况、家庭负债结构等,适合的保险方案也不尽相同。

所以,事先一定要先做好规划,再去选择产品,以免买了不合适保险,又得退保,劳神费力不说,还可能造成损失。

设计保险方案时,一定要先把大人的保障做足,尤其是家庭经济支柱。

这样即使遭遇不幸,家里人还能有一份经济补偿,不至于陷入经济困境。

如果预算较少的话,尽量选择定期型、消费型产品,把保额做的高一些,等到经济情况好转后,再添加保障。

如果预算充足,完全可以考虑储蓄型产品,赔付次数更多,保障也更加充足。

把基本保障做好之后,孩子教育、自己养老的问题也可以提前规划妥当,把人生必要的钱都做好安排,其他的钱再拿去做进攻型投资才能无后顾之忧。

通过今天的文章,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如何配置方案,为自己的家庭保驾护航!

如果不知道该选哪些产品,或者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难以把控,可以直接留言。

关于大白

大白独立于保险公司的第三方平台,提供专业的保险科普与测评

坚持用大白话说清保险,让大家买保险不花冤枉钱。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8种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8种重大疾病包括哪些病、急用钱又借不到怎么办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