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编辑导语:相信大家在做产品时或者日常使用产品时都会遇到账号的注册登录问题,以及找回密码、注销账号等一系列操作。那么,作为一名产品经理,该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怎么设计这*程呢?
刚入行产品的小伙伴们不管你们是做什么业务的,只要业务线涉及到C端的用户,那么大概率你们第一个小试牛刀的流程图是和登录、注册、找回密码、注销账号相关的。当然啦,对于工作了3年以上的“老产品人”每次新开一个项目的时候,也是要去设计这一块常规的功能。那我们就直接切入到主题分析一下这些常见的功能吧。
一、注册
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注册登录。对于关系用户比较隐私数据的应用需要注册登录,例如微信、淘宝、建设银行APP、邮箱等。对于不会产生用户自身相关数据的应用不需要注册登录,例如墨迹天气、日历等。
对于需要用户注册登录的应用,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分析,用户注册信息之后生成了一个账号,在后台数据库中有*的标识与其对应,我们称新注册用户为新增用户。
我们需要区分一下新增用户和新增设备:新增用户指的是【用户ID+1】,新增设备指的是【设备ID+1】,例如我在手机某个APP上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又使用这个账号在另外一个手机上以及两台不同的电脑上分别登录过,那么我的注册登录操作使得这个产品的新增用户+1,新增设备+4(前提是这几个设备之前都没登录过这个产品)。
目前常见的注册(同登录)方式主要是两大类:
①系统自建用户(用户的*标识是手机号、用户名、邮箱、身份证号等);
②第三方账号授权登录(微信、QQ、支付宝、微博、淘宝等)。
不同业务设计的注册流程和字段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尽量本着少、快的方式引导用户注册完,收集到用户最关键的信息。很多产品可以让用户自由选择自建账号或者直接第三方登录,用户按需选择的体验是非常好的。但是极个别的产品会在用户选择了第三方注册登录之后,让用户再去绑定手机号,不然无法完成注册的流程。
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如果用户点击第三方登录形式,就是不希望有注册登录那样繁琐的流程,加注册流程只会很大程度将用户卡在门外。如果PM担心第三方帐号出问题,希望组建产品的帐号体系也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让用户*登录之后让用户去完善一些其他的信息才能使用产品的某些功能,或者通过积分奖励等方式来激励用户完善更多的个人信息。
1. 常见的系统自建用户—手机号注册
对于系统自建用户常用的为手机号注册,主要涉及到的字段为【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密码】:
①手机号:我们需要前端验证手机号是否为空,是否符合11位的手机号格式,接口去验证该手机号是否已注册;
②短信验证码:我们需要接口去验证验证码是否正确,是否失效,为了防刷我们还要限制每天和指定的时间段可以获取验证码的次数、输入错误的次数;
③密码:我们需要验证密码是否符合我们的格式以及两次输入的密码是否一致。很多注重系统安全的产品会在注册时设置人机交互验证,具体的流程详见下图:
其中在使用手机号注册登录时,可以不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直接进行【本机号码一键登录】的方式进行注册登录。
2. 常见的第三方账号授权——微信授权
对于第三方账号授权常用的为微信授权,用户在登录页面点击“微信授权登录”,打开微信app,调起授权用户微信个人信息页面,用户点击同意则同步获取用户信息(openid、头像、昵称、地区、性别),省去用户注册步骤,直接登录成功。
但是不管是微信授权登录APP、小程序、还是手机网站,都是无法拿到用户的手机号。小程序可以单独授权进行手机号的获取,APP和手机网站必须单独获取验证码进行绑定。
对于移动应用/网站应用开发者想为用户提供微信授权登录的方式,需要在微信开放平台添加该应用。为了识别用户,每个用户针对每个应用都会产生一个安全的OpenID。
如果需要在多个应用之间做用户共通,则需前往微信开放平台,将这些应用绑定到一个开放平台账号下,绑定后,一个用户虽然对多个应用有多个不同的OpenID,但他对所有这些同一开放平台账号下的*和应用,只有一个UnionID。
二、登录
对于需要登录的产品,需要明确在什么时候登录。一种是在启动的时候就检测用户是否有登录,若未登录则让用户登录。这种产品的用户信息贯穿到产品核心功能的各环节,所以需要将登录前置到启动环节,例如 微信、QQ、脉脉。
另一种是当需要用户的信息的时候再检测用户是否登录,未登录的情况下引导其登录。这种产品只是在某些环节需要用户的信息,所以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将登录后置,例如知乎、头条、淘宝。
从沉没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在关联到某些环节需要和用户信息绑定时再引导用户登录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增用户的折损。例如电商产品浏览商品时就让用户登录,那么用户觉得麻烦就离开了,但是如果用户精挑细选了满意的商品打算购买时再让用户登录付款,大概率用户就自然地完成了注册登录流程。例如游客可以浏览知乎的内容,但是进行评论时会弹出弹窗引导用户注册/登录。
用户在没有登录的前提下使用产品,这个时候用户的身份为游客身份。用户前期使用游客身份会产生一些数据,如果游客后期在同一个设备上注册了新账号,那么要提示用户是否将游客模式产生的数据同步到新的账号,如果用户选择【是】,那么游客模式的数据清空,数据同步到新的账号下;如果选择【否】,游客数据不被清空,也不会迁移到新的账号下面。
常见的登录方式为密码登录【手机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登录【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第三方授权登录】,其中第三方登录已经在注册时提到,不再赘述。
1. 密码登录
①手机号:我们需要前端验证手机号是否为空,是否符合11位的手机号格式,接口去验证手机号是否存在;
②密码:我们需要验证密码是否正确,为了防刷我们还要限制指定时间段输入错误的次数;具体的流程详见下图:
2. 短信验证码登录
①手机号:我们需要前端验证手机号是否为空,是否符合11位的手机号格式;
②短信验证码:我们需要接口去验证验证码是否正确,是否失效,为了防刷我们还要限制每天和指定的时间段可以获取验证码的次数、输入错误的次数。
注意:对于*登录的新注册用户,登录之后需要用户去完善密码。具体的流程详见下图:
3. 单点登录
每个单独的系统都会有自己的安全体系和身份认证系统。但是随着业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对于通过一个用户在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中会有多个帐户,而且在不同应用系统间切换,需要不停的登录注销,比较烦琐的情况。
于是很多业务线推出单点登录系统(Single Sign On,SSO),将各应用系统统一到单一登录界面,登录一次,即可实现不同应用系统间的切换,不需要重复登录注销,也可提高用户体验。这不仅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安全的风险和管理的消耗。
三、找回密码
每个账号的密码在数据库中是加密存储的,理论上密码是无法解密的;所以如果用户忘记了密码,那么是无法找回原来的密码,只能去重新设置一个新的密码。主要涉及到的字段为【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密码】:
③密码:我们需要验证密码是否符合我们的格式以及两次输入的密码是否一致。很多注重系统安全的产品会在密码找回时设置人机交互验证,具体的流程详见下图:
我们会发现注册和找回密码的流程几乎是一样的,但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区别:
①注册要保证该账号之前不存在,找回密码要保证之前账号是存在的;
②注册之后直接跳转是登录状态,找回密码之后要跳转到登录页面进行登录。
四、注销账号
当用户不再需要使用应用提供服务时,可以主动注销账号,这样应用服务商无法再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和使用。不同平台在用户注销账号时有不同的限制,只有满足注销申请条件后,才允许用户提交注销申请。常见的限制为:
①账号处于安全状态——账号最近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异常违规的操作、没有被盗被封的风险;
②账号服务已完结&财产已结清——账号不存在没有完结的服务,没有欠款等,避免因为账号的注销造成其他用户或者平台的损失;对于未提现的资产,用户注销账号相当于选择主动放弃;
③账号和其他平台的帐号解绑——该账号已经解除了和其他应用的授权登录或者绑定关系。
账号注销之后该账号所有的个人信息和产生的用户数据全部都被清除且无法找回(即便使用相同的信息再次注册账号也无法找回)。
在前端,注销账号的头像变为默认头像,昵称变更为【账号已注销】,个人动态也被清除,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依然保留;
在后台,用户注销则在用户账号旁边括号备注“用户已注销”,用户后续重新使用同一个手机号进行注册,则给该账号重新赋予一个新的ID,重新生成注册记录。
如果用户注销之后又反悔的情况,可以设置一个N天的冻结期。如果在N天之内用户登录了应用,那么注销申请自动撤销,用户可以继续正常使用账号。否则该账号将永远消失,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找回。
由于业务的属性、产品本身对安全性、交互性的要求、不同类型的终端、用户的使用场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设计注册、登录、找回密码、注销账号时会存在很多差异,以上分享为常见且基础的设计。好啦,此波此结束,希望能帮到刚入门的一些产品朋友~
本文由 @Grace 分享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高等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含预科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等)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6000元,不低于1000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额度。 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学生本人全额支付。 1.登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网址:https://sls.cdb.com.cn ),注册、填写、提交、导出、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原件各1份。 2.学生与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各1份。 3.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4.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学信网学籍验证报告。 (学生应与共同借款人同时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 结合疫情防疫要求,为方便大家办理续贷手续,今年我区已开通国开行大学生助学贷款“远程续贷”模式。大家可以“网上签订合同”,不用到现场办理,办理流程见下图。 1.受理时间: 7月15日至9月20日(周六日除外) 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2.受理地点: 邯郸冀南新区文教体育局二楼211房间 3.咨询电话:0310-6299635 4.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sls.cdb.com.cn
素材:新区文教体育局
初审:姚 尧 韩海军
终审:钱 磊
邮箱:jnxqrmt@163.com
随着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手机自媒体、卫星定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普通应用,个人在社会中逐渐被透明化,如何在社会治理和个人权益之间保持平衡,个人人格权的保护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信宜法院审理了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依法判决被告向原告赔礼道歉。
案情回放
2021年4月,原告吴某发现其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账号已被他人注册,后通过该网站的“找回用户名”功能,找到冒用其身份信息注册学信网账号的手机号码是“173xxxxxxx1”,原告多次与学信网客服联系无果,导致其无法注册登录“学信网”。因急用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原告在学信网注销被告登录的手机号“173xxxxxxx1”,并重新进行了注册。后原告查明手机号码173xxxxxxx1为其前夫丘某实名登记。因丘某在未征得吴某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吴某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在学信网网站注册用户,获取了吴某在学信网登记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毕业的学校、毕业时间、学历证书号等信息,吴某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侵犯,遂诉至信宜法院,请求判令丘某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删除冒用吴某身份信息在学信网注册的账号及下载的个人学历信息,向原告吴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并要求被告丘某赔礼道歉等。
法院判决
信宜法院经审理查明,丘某与吴某离异后,双方婚生子女由丘某抚养,因孩子无心向学,丘某认为吴某作为母亲拥有高学历,能够激励孩子认真学习,遂注册吴某的学信网信息,打开吴某的学历给孩子查看,并未对吴某的学历信息进行下载或作他用。综合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法院依法判决丘某向原告吴某赔礼道歉。
法官说法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人作为独立的主体,依法享有独立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及其他合法权益,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随意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编对人格权作了相关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是重要的人格权,隐私的范围尤其宽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了六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须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的一部分,个人信息的公开、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途径均应符合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公开,更不得出卖个人信息以牟利。
【撰文】邱茜
【通讯员】黄燕
6月8日,有通信人家园的网友表示,码号服务推进组推出“一号通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内的“一键查询”,了解到指定手机号的互联网账号绑定情况,“一键解绑”也为号主提供了最快捷的账号解绑服务,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
(图片来自通信人家园)
小雷关注了“一号通查”*,进入“一键解绑”页面,就可以将特定手机号绑定的所有互联网账号一次性解绑,不需要再忍受逐个应用解绑的麻烦。此外,部分用户可能忘了自己的手机号具体绑定了哪些平台,“一号通查”基本能查出来。不过,有网友表示,查询结果不太准,经常出现遗漏的情况,未来应该会进一步完善加强。
目前,“一号通查”服务范围包括微博、淘宝、美团、大众点评、抖音、今日头条、小米7个主流App的互联网账号绑定查询/解绑,后续应该还会进一步增加,比如相对小众一些的论坛App、游戏等。小雷建议,大家注销手机号,或者是新开手机卡的时候,都来这个*进行账号绑定确认。
(图片来自“一号通查”*)
大家在办理完新手机号手续开始使用时,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注册某App的账号,系统却提示“该手机号已被注册”,用户需要注销原来的账号才能重新注册。另一方面,有些小伙伴经常会莫名其妙接到一些骚扰电话,类似的麻烦事情络绎不绝。在“一号通查”出来前,用户或许只能通过换号来解决。
对运营商而言,手机号不是二维码,不能随意组合,属于稀缺资源。针对那些销号的用户,运营商很少会将注销的手机号直接“销毁”,而是在闲置一段时间后重新上市,卖给新号主。换句话说,我们手上的新手机号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新”,有可能是二手号、三手号,甚至“转手”了更多次。
(图片来自Pixabay)
一般来说,号主在销号之前需要先把绑定的互联网账号解绑,再拿去运营商处注销。事实上,很多人嫌麻烦,在注销前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新号主麻烦不断。现在有了“一号通查”,小雷认为解绑操作方便了不少,销号之前还是有必要操作的。
在小雷看来,现阶段“一号通查”只能解绑小部分账号,并不能完全根治手机号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不同互联网平台对手机账号的重视程度不同,要推进手机号“一键清理”服务,还得由软件开发商、运营商通力合作,推出一套跨平台的解决方案才是正道。(封面图来自Pixabay)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账号怎么注销重新注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账号怎么注销重新注册、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系统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